三年级小学生刷“必刷题”,家长疯狂“鸡娃”背后有苦衷

光洒诗篇 2025-03-27 13:57:09

三年级的小朋友,学英语也开始“卷”起来了?看到朋友圈里,邻居妈妈晒出的“25小学必刷题英语三年级下RP试卷检测练习试卷”,我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现在的小学生,也太不容易了吧!

这年头,鸡娃都鸡到牙牙学语的小朋友身上了吗?表面上看,这只是一套普通的英语练习册,目标也很明确:巩固单词、掌握句型。但仔细想想,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焦虑,以及“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执念。当然,也有人会说,让孩子提前接触英语,培养语感,总比以后临时抱佛脚强。

这话说得也没错。但问题在于,这种“提前量”是不是真的必要?三年级的孩子,真的需要这么高强度的英语训练吗?站在学校的角度,老师们或许也挺无奈的。一方面,要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家长们的期望。

毕竟,现在家长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也不得不跟着“卷”起来。但话说回来,孩子们的童年,真的就只有学习吗?让他们过早地承受学习的压力,会不会适得其反?与普遍认知不同,实际情况是,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就被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塞满,失去了玩耍和自由的时间。

他们的生活,仿佛被一张密不透风的日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为了孩子好”时,是否忽略了孩子们的真实感受?他们真的喜欢这样的生活吗?他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必刷题”吗?仅“25小学必刷题”这个名字,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它暗示着一种应试教育的思维,仿佛只有刷题才能提高成绩,才能考上好学校。但教育的本质,难道不应该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吗?其实,很多家长也明白,过度鸡娃并不好。但他们又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别人,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卷”。这种焦虑,就像一种传染病,在家长群体中蔓延开来。

我记得小时候,我的英语老师总是鼓励我们多听、多说、多看。她会给我们放英文歌曲、电影,还会组织我们进行英语角活动。那时候,我们学习英语的动力,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因为觉得有趣。现在呢?

孩子们学习英语的方式,似乎变成了无休止的刷题和背单词。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只剩下无尽的压力。更深层次地看,这种“鸡娃”现象,也反映了社会竞争的激烈。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更多的优势,以便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过度强调应试教育,真的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吗?

还是只会培养出一批只会刷题的“考试机器”?所以,我想说,适度鸡娃可以理解,但过度鸡娃就要三思了。给孩子留出一些玩耍和自由的时间,让他们能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或许才是更好的选择。就像那套“25小学必刷题”,它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对待它的态度。如果把它当成一种辅助工具,帮助孩子巩固知识,那自然是好的。但如果把它当成一种“必胜法宝”,甚至强迫孩子每天刷题,那就适得其反了。毕竟,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考上好学校,而是为了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信、快乐的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