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高调宣布军备竞赛,马斯克紧跟,美国真能得逞?
在国际风云变幻的舞台上,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一则表态再度引发全球关注。在2月8日日本首相石破茂访美期间的记者会上,特朗普公开宣称:“我们将拥有截至目前最强大的军队……我期望我们将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比中国(军队)强大得多。”此言一出,犹如在国际社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特朗普的这一强硬表态并非空穴来风,在他发表声明后,身为特朗普政府新贵、政府效率部部长的马斯克迅速跟进。马斯克立即对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的军费安排“亮剑”,否决了美国海军的军费预算项目。原来,此前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报告称,海军计划在未来30年内每年花费1.2万亿美元购买364艘舰船,每艘舰船约30亿美元。马斯克则直言美国海军需要“军改”,认为当前的武器计划应当进行彻底改革,若不改变,美国将在下一场战争中遭遇惨败,因为美国目前的战略还是停留在“以高价打造适用于旧日战争的少量武器”的层面。
其实,这已不是特朗普初次强调军事力量的强化。自2017年特朗普首次提出“重建美军”起,美国的军事开支便持续攀升,屡创新高。然而,中国同期军事现代化速度迅猛,这无疑让美国心生战略焦虑。尤其是新军改后的10年里,解放军实力愈发强大,如今已拥有世界第一大陆军、火箭军和第二大的海空军。特朗普此次再提“超越”中国,实则是企图通过全面加强美军军事力量,来对冲中国在印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军事影响力,妄图延续美国的军事霸权。
但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特朗普的豪言壮语,还是马斯克的“紧跟步伐”,都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设想,美国的“军备竞赛”计划从现实角度来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经济层面分析,在购买力平价视角下,全球军事经济格局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据《经济学人》2023年军费报告显示,中国2240亿美元名义军费经PPP修正后达5200亿美元,这背后是中国完整国防工业体系的强大支撑。例如在舰船建造领域,中国拥有全球前十大造船企业中的七家,是全球最大的造船大国,而美国目前仅有两家造船企业。这种产业基础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成本的分化。美国建造一艘和中国解放军相同级别的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造价高达20亿美元,而解放军的071船坞登陆舰造价却仅为2亿美元,美军舰艇的工时成本是中国的10倍。
此外,美国经济问题丛生也是制约其军备竞赛的重要因素。通胀居高不下,美元购买力下降,加上去工业化和美军内部军火垄断巨头的影响,使得美国武器成本飙升。比如,十年前美军战斧巡航导弹造价159万美元,而到2025年按照美军采购报价,战斧导弹造价已高达3181万美元,翻了20倍,是解放军同类型巡航导弹的几十倍价格;美军传统主战坦克M1A2在2025年的采购价要2100万美元起,差不多是中国顶级主战坦克价格的4倍,而他十年前价格仅为800万美元左右。
同时,美军还面临着去工业化和庞大人员开支、全球军事基地维护开支等诸多问题。据英媒报道,美军人员开支占比达37%,而中国仅为19%,美军士兵年均综合成本是解放军的6.8倍,全球军事基地维护开支也为美军军费造成了不小的负担。去工业化使得美国失去了与中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能力,曾经本土大量军工企业倒闭和转行,现在甚至连满足部队需求的155mm榴弹炮炮弹产能都无法满足。
再从国际竞争的整体环境来看,全球工业产值占比中,中国已在世界各国中占据32%,超过美欧日总和。在关键军事物资领域,中国稀土加工能力占全球90%,石墨电极产能占68%,中国低成本和大规模的工业体系,使得解放军的军事发展成本远远低于美国。
若美国执意对中国发起“军备竞赛”,即便其军费支出世界第一,每年最多也只能负担数百亿的增幅,实际购买力远低于中国。美国的经济、工业实力在面对中国的比较优势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强行开展军备竞赛可能带来更严峻的工业基础失衡,甚至加速国内经济危机,美国很可能会陷入类似苏联当年的困境。
马斯克在说说服海军放弃30年舰艇计划紧跟特朗普时,实际上是在挑战军工企业巨头和美国政府内部的利益共生体系,面对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他能否自保都成问题,“军备竞赛”之路更是举步维艰。
总而言之,美国妄图通过军备竞赛来遏制中国,这是一场注定会失败的较量。在这场基于“成本效益”法则的游戏中,美国霸权也许会像慢性失血一般,走向难以逆转的慢性死亡,美国对中国的“霸权焦虑”也将随着时间推移,愈发凸显其不切实际的本质 。
特朗普——不靠普!中国低成本,美国高成本,看谁被拖死!
1970至1991年美国主要用经济文化和军备竞争熬垮了苏联,现在美国无论如何折腾被中俄和其它世界反霸权力量熬垮削弱的趋势不可阻挡。中华崛起是本世纪以至未来的二三百年最大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