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订单销量有多少水分,问界M7的之所以能够火,大多是由华为推动的。与第一款车型——问界M5不同,问界M5是一款非常纯粹、定位很高的“华为SUV”,它更像是赛力斯SF5的改良车型,在设计、生产和制造方面都采用了SF5。事实上,说白了,问界M5是SF5的升级版车型,进行了翻新,并大量采用了华为技术。
华为的技术自然是好的,至少比小康好很多。即使华为不在汽车行业,其技术储备仍然让许多车企脸红。问界M7的亮相,官方表示预售10天,订单已超过5万辆。基于这种人气,订单超过10万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作为具有独立思考价值的人,可能订单存在一定的水分,但是水分可能并不明显,我们应该考虑一下问界M7汽车背后的产业集群。
严格来说,华为在问界M7中扮演的是技术供应商的角色。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问界M7其实非常有趣。技术顶尖,驾驶舱的设计方向和智能体验让行业格局足够高大。但它缺少一个好的设计师,这就像给赫本一种穿翡翠衣服的感觉,但事实上,这种情况从根本上,源于其背后的生产方式,问界M7的设计、生产和制造完全委托给小康,所以,问界M7的崛起是一款小康车。
根据界M7官网的备注,这款车是由重庆金康赛力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小康)制造的。但是从外界认知来看,问界M7似乎与小康关系不大。其背后的逻辑是保护问界M7的市场意识,推动华为走向主导地位,退出小康战略。因此,我们看到在华为新品发布会上放置了问界M7,为了更好地销售,问界M7被放在华为线下的商店中。
为了销售汽车,问界M7也被标记为“华为汽车”,而不是赛力斯和小康汽车。华为有自己的需求,小康更像是技术的承载者,问界M7的设计目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智能和技术方面符合华为的期望。HI有许多战略合作伙伴,北汽、长安、广汽都有战略规划,但只有小康成为核心合作伙伴。原因是,与那些大型国企相比,华为这个跨界巨头已经成为小康的重要支持,因此它愿意成为华为进军汽车行业的“外壳”。
因为华为太强大了。具备开发驾驶舱系统的技术储备,具有HUAWEIDriveONE曾程动力系统的基础,具备自动驾驶辅助最必要的数据网络和硬件基础储备能力。当代的发展是以智能汽车为中心的,小康是没有时代所需的技术,它只有一个工厂,所以可以帮助华为解决生产问题,这是华为最需要的。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问界M7在行业中能卖出多少订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华为打开了成为小康汽车核心和主流供应商的渠道。在HI携手南北的战略理念下,华为进军汽车市场的决定得以实施,这是最关键和最重要的事情。当然,问界M7也没让消费者感到失望。虽然终端只有优惠5000多元,但是24.38万元的价格也符合年轻人的预算,加上爱国情怀成分在里面,所以大卖也是理所应当的。对此,大家会如何点评呢?欢迎转发讨论。#SUV#
这是赛力斯,不是华为,不要什么都要加华为,老头子都说了:华为不造车。
是降6000,不是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