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是如何灭亡的?

沃唐卡 2025-02-09 13:21:01

吐蕃是如何灭亡的?拉达克、唃厮啰都是吐蕃王室?

达玛乌东赞,又称朗达玛、达玛、达磨,朗达磨,是吐蕃第42代赞普、末代赞普。

朗达玛发起禁佛运动,抑佛兴苯,停止对佛教僧人的一切供应,致印、藏僧人逃散,寺院工程停止,封大昭、桑耶等寺院,并在寺庙的门上绘僧人饮酒图,许多小佛像被撤下来埋在地下,一些移不动的佛像用绳加以捆绑,所翻译的经书被投之于水火,追杀逃僧,留下来的藏僧被勒令还俗或弃佛归苯,不从者被迫带着弓箭、猎狗去狩猎,等等。灭佛从拉萨和桑耶起始,向四外推行。

莲花生大师的一位弟子拉隆·贝吉多杰决定刺杀朗达玛以阻止其灭佛。842年,朗达玛在大昭寺前看碑文时,贝吉多杰先将一匹白马用颜料涂成黑色,自己披上一件外黑里白的外袍,佯装成苯教徒向朗达玛叩头,靠近后,瞬间取出藏在衣袖的弓,一箭射死朗达玛。朗达玛被射死后,他一路逃到河边,连人带马跳入水中,洗掉白马身上的黑颜料,再把外袍反穿,变成白衣白马,成功逃脱。

赞普被射杀,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朗达玛死的时候,还没有儿子出生,小王妃也只是怀孕,后来,小王妃生了儿子为沃松;大王妃从别处抱来一小孩,称为自己生的王子,史书称大王妃抱来的孩子为云丹。沃松和云丹在母亲势力的支持下,各拥有一帮拥护者,各有各的势力范围。

至此,曾无比强盛,力压大唐和大食的吐蕃不复存在!

《汉藏史集》说,云丹后来占据伍茹,沃松占据约茹,“伍茹和约茹之间发生战乱,一家王室分裂为两派”。《智者喜宴》也称,当时“母后派系的臣民相互对峙,各自拥立王子为主,云丹占据伍茹,沃松占据约茹,伍、约之间时常发生火并,其影响波及吐蕃整个辖土。”

最终,由于两派的斗争,搞得民不聊生,最终触发了农奴起义,奴隶及平民不堪奴隶主的世代残酷压迫及内战,在韦阔希列登率领下在康区首先发动起义。继而山南地区奴隶亦在罗布罗琼领导下举行起义,遍及全藏,赞普王室四处亡命。起义推翻赞普与王的统治,成为“无王无赞普”的局面,吐蕃王朝作为一个政权垮台,后封建割据时代取代了奴隶制的吐蕃。原占领河西走廊的吐蕃军大部分在混战中南返西藏本部,河西亦摆脱吐蕃近百年的统治。

《智者喜宴》记载:“民变开始至第九年,即火鸡年(公元877年),许布达孜等四氏商议瓜分陵墓,陵墓多被掘毁。” 纳氏、尼雅氏、许布氏、尼瓦氏、没庐氏、觉氏都是藏族贵族,这些人最后带领农奴瓜分了藏王陵墓。

此后藏区便进入了割据时代,原吐蕃王族也分散在藏区的各个边缘角落建立一些小的割据王朝:

一、云丹王系云丹王系(拉萨王系)起初权利中心在拉萨,后来在暴动打击下,云丹王系在拉萨站不住脚,被迫迁避他处。其一子辗转来到了山南,逐渐成了当地首领和桑耶寺寺主。但再往后关于云丹王系的记载就不见史书,也许是因为藏区的历史记载亦受到删改;也许是因为贵族带领农奴将政权分割成为了太小的碎片,根本没有必要和不值得再记录这支王系。

二、沃松王系沃松王系则被逼到藏区的偏远边缘地带,不过还是最终建立了一些王朝,持续了六七百年。沃松的儿子,在沃松去世后不久(约881年),其子“贝考赞”(贝阔赞,又作德贝阔赞)便被迫迁至仲巴拉孜(今日喀则拉孜县)。贝考赞执政时大兴土木广建寺院或城堡,史称“曼隆八殿”。江孜的属民不堪忍受,发生了大暴动。这场暴动,断送了贝考赞的性命。贝考赞(དཔལ་འཁོར་བཙན།)的长妃之子吉德尼玛贡(吉德尼玛衮)(སྐྱིད་ལྡེ་ཉི་མ་མགོན།)西逃阿里,留居芒域(མང་ཡུལ།),世代相传。其子一支发展为古格王系(གུ་གེ་རྒྱལ་རྒྱུད།),一支发展为拉达克王系(ལ་དྭགས་རྒྱལ་རྒྱུད།),总称为“上部三衮”。

三、亚泽王系——吉德尼玛衮的第十一代孙据亚泽为王,称亚泽王系。

四、雅隆觉阿王系——贝考赞的次妃之子(赤)扎西则巴贝(བཀྲ་ཤིས་བརྩེགས་པ་དཔལ།,又译扎西孜巴贝)及其后人则在拉堆、安多、雅隆等地繁衍。赤扎西孜巴贝在今日喀则江孜县一带称王,迎娶觉若·贡白为妻,生有 贝德、沃德、吉德 等三子, 史称“下部三德”(三子又译为:巴德、斡德、基德)。斡德(沃德འོད་ལྡེ།)有子帕巴德赛(ཕ་བ་དེ་སེ།)、赤德(ཁྲི་ལྡེ།)、赤琼(ཁྲི་ཆུང་།)、娘德(ཉག་ལྡེ།)四人。斡德的第三个儿子赤琼(赤穹),前往雅隆(今西藏山南)秦昂达则城,繁衍生息,发展势力。传至其孙玉赞时,逐以雅隆为政治中心,据地称王,史称雅觉阿王系(雅砻觉卧王系)。

五、斡德的次子赤德,,得二子,其中唃厮啰(སྐུ་སྲས་ལགས།ཁྲི་གནམ་ལྡེ་བཙན་པོ།)(997——1065年),在青海定居,成为宗喀王(唃厮啰)。唃厮啰,本名欺南陵温,藏文史籍《西藏王统记》中说唃厮啰是吐蕃王朝末代赞普达玛五世孙赤德的后人。当他12岁时,被大贾何郎业贤带到河州(今甘肃临夏),不久,又被大户耸昌厮均迁到移公城,欲在河州联合各部落首领聚众举事,建立政权。当时河州人称佛为唃,称儿子为厮啰,自此欺南陵温又叫唃厮啰,故史称其建立的政权为唃厮啰。

《佛教前宏时期历代吐蕃王族史考释》也记载:“赤南木得温赞普(ཁྲི་གནམ་ལྡེ་བཙན་པོ།)出生于阿里芒域郭仓朵地方。”即出生于阿里芒域郭仓朵(དགོ་ཚང་སྟོད།今阿里的噶尔县所在地),是达磨赞普五世孙赤德的后人。

南宋绍兴元年(1131),金兵灭亡唃厮啰政权。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沃唐卡编号为162-158949的四臂观音唐卡:

0 阅读: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