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晚,处在风口浪尖的万科发布了2023年年报。
去年,万科营收4657.4 亿元,同比降了7.6%;减少更多的是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达到了46.4%,金额是121.62亿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在地产行情好的2019和2020年,万科的净利润大概在400亿上下,去年万科净赚的钱仅相当于高峰期的30%。
钱赚得少这么多,万科自然要有所表示:郁亮、祝九胜等3名高管自愿降薪,每月就领工资1万块,还是税前的。
要知道,在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郁亮的年薪可是超过了1200万。从月薪10万降到月薪1万,相当于比高点降薪了99%。
有意思的是,就在前几个月,碧桂园的杨惠妍等高管也曾宣布了自愿降薪,而且降薪后的金额和郁亮一模一样:年薪12万。
这还没完,郁亮在内的8 位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还自愿放弃了 2023 年的年终奖。
此外,万科还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不分红了。
这个决定打破了万科31年的惯例,从1992年以来31年时间,万科还没有哪一年不分红,由此看出这次万科是真困难了。
万科的董秘说:“万科一直以来非常注重现金分红来回馈股东,这连续31年的分红1030亿元,历史平均分红率33.3%,也是万科历年股权融资的2.8倍这也是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基于这个背景,董事会在考虑取消2023年分红的时候,真的是非常艰难。”
不分红则意味着这部分钱可以留下作为现金储备,对万科当然是雪中送炭的好事。
这套操作,最起码能看出郁亮和万科是比较有担当,负责任的,不像皮带哥,在公司资金困难的时候仍要坚持分红。谁要真心救公司,谁想提桶跑路,一目了然。
年报也披露了万科的最新财务状况。
截至去年底,万科的总负债为1.1万亿,总资产1.5万亿,资产负债率73.3%。
负债中有息负债合计3200.5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有624.2亿,占比19.5%,一年以上到期的有2576.3亿,占比80.5%。
有息负债中,今年到期的公开债券有193.6亿,其中美元债有86.19亿,人民币债券有107.4亿。
货币资金方面,万科账上有998.13亿,其中有986.65亿是银行存款,受限资金为28.71亿。
以此计算,万科的现金短债比为1.59。
表面上看,好像万科账上的钱足以应对短期债务,但实则不然。
首先998.13亿的钱有很大一部分是预售监管资金,此前有媒体报道大概是400亿,这些钱受政府监管,基本只能支付项目的工程款及本项目的贷款,集团层面的债务则不能用。若报道属实,去掉这部分,万科能自由调动的活钱大约近600亿,小于年内到期的借款规模。
关于万科的资金情况,总裁祝九胜在业绩发布会上也有提到:
“若剔除预售监管资金后,万科确实有压力,公司有相当比例的资金在预售监管资金账户。”
此外,这600亿不仅要还款,还要给员工发工资,付租金等,维持公司运营。因此万科的日子并不好过。
因此,此前万科就开始了卖资产自救。
3个月前,万科甩卖了自己3家悦榕庄酒店的股权,收获4.8亿的现金。
上个月将自己旗下最赚钱的项目上海七宝万科广场50%的股权,打7折甩卖给香港领展基金,回血23.84亿;
更是传言万科要甩卖自己高端长租公寓项目的股权。
万科之所以陷入资金困境,主要是它的销售不行了。
今年1~2月,万科销售收入334.7亿元,同比下滑了43%,几乎相当于腰斩了。
而销售差,其实和万科本身关系也不大,锅主要在市场身上,因为房子现在实在太难卖了。今年1~2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4762.4亿元,同比下降51.6%。
毕竟从2021年以后,地产“小阳春”几乎已经绝迹了。
万科如今的处境并不好受。销售腰斩,评级遭下调,且又有巨额债务到期。在市场回暖无望的情况下,如今能救万科的办法恐怕就是把一些债务展期了,比如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非标借款,若能展期成功,减少债务负担,或许能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