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血库告急,部分血型只够3天,大家都不愿献血了?答案很心酸

洒脱星球养护说 2024-03-11 21:36:53

无偿献血意味着志愿者自发、无偿地为需要救助的人捐出自己的血液,而非通过售卖血液获利。合格的献血者年龄一般在18至60岁之间,健康状况良好,未携带艾滋病、疟疾等传染性疾病。不过,具体资格标准可能因所在地区而有所不同,建议向当地献血中心咨询更多信息。献血前需完成一份健康问卷并接受体检,以确认是否适合献血。尽管献血对救助他人至关重要,但当前许多地区面临血液短缺的危机,有些血型的存量仅能维持三天。这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人们好奇为什么越来越少的人选择无偿献血。

为什么近来献血的人数会减少呢?

在探讨献血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时,一些捐赠者提出了对现行制度的关切。首先,存在关于献血后血液处理和使用的透明度问题。捐赠者反映,尽管他们无偿提供血液,但当这些血液用于治疗时,接受者却需承担高达3000元的费用,这引发了关于医疗机构在血液服务中潜在利润化的担忧。此外,对于献血者及其家属未来可能享受的血液使用权益,实践中似乎存在落差。尽管有承诺表示献血者在需要时可以免费或减免费用获取血液,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往往面临复杂的申请程序,而且不一定能享受到这一权益。

另一方面,关于献血过程本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些献血者报告称,他们在捐血时遭遇了未经同意的血量增加,这不仅违反了自愿原则,还可能对他们的健康造成风险。如有献血者分享,尽管明确告知只能捐赠限定量的血液,却被护士无视,导致捐赠量翻倍,进而出现不适症状。这些问题共同影响了公众对献血制度的信任和积极性,导致一些人选择不再参与。显然,捐赠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得到更好的尊重和保护。这不仅关乎公众健康和福利,也是对那些愿意无偿帮助他人的人的基本尊重。为此,相关部门需采取措施,改善献血流程,确保透明度和公正性,以恢复公众对献血制度的信心。

献血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首先,在献血前,合格的献血者应避免前一晚熬夜,减少肉类食品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消费量,同时确保不空腹进行献血。此外,提前了解献血相关知识,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在献血过程中,携带有效身份证件,佩戴口罩,并执行必要的防护措施是必要的,同时在排队时需保持至少一米的社交距离。与此同时,根据个人情况,可选择献血量为200毫升、300毫升或400毫升,并配合工作人员完成相关登记和表格填写。若在抽血过程中感到不适,如头晕、心慌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工作人员,他们会通过调整坐姿、补充糖水或盐水等措施来帮助缓解不适。

献血完成后,应避免快速起身,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发生。使用无菌棉签顺着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约15分钟以止血,避免过度按摩或弯曲手肘,防止出现淤青。在休息区停留10至15分钟,确认身体无异常后方可离开,并保持敷料超过4小时。献血后24小时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和高空作业,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此外,多喝水,避免饮酒,确保充足的休息,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新鲜水果,助于快速恢复。如遇到严重不适,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