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正以惊人的速度飞逝,稍有不慎,我们便可能被潮流所遗弃。数年后,你或许会意识到,现今看似微小的变革很快将成为新的常态,而许多当前备受追捧的趋势消亡的速度,可能远超我们的预期。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都能明显感受到生存的挑战日益加剧。
一方面,众多企业纷纷裁员,另一方面,职场中所谓的“三十五岁魔咒”似乎正变得越来越早。人工智能的浪潮汹涌澎湃,传统的职能分工和职业体系正遭受冲击。不仅中年人,许多年轻人也发现自己处于被边缘化的风险之中。
当然,与此同时,也有人正以我们难以理解的方式迅速崭露头角,在职场和事业上取得显著的成功。
但是,90到00后这代人的工作出路到底在哪里?以下三种趋势值得关注。
01超级个体与小型组织的兴起随着互联网平台型基础设施的完善,曾经作为经济支柱的大企业规模化发展之路变得愈发艰难,逐渐被去中心化的小型组织所取代。年轻人的最佳职业路径不再是进入大型企业、按部就班地等待晋升,真正能够带来超额收益的机会,已经从大企业转移到了新兴互联网平台上的衍生型工作。
例如,成为拥有大量粉丝的博主并进行直播带货,各类小型组织和微型企业也开始掌握短视频和直播的技巧,通过内容平台吸引客户,完成他们的交易闭环。大多数职场人士将分化为两个方向,要么成为创业者或能够参与创业的新型人才,要么可能只能成为项目制外包的一员。单一职能的专业人才将面临淘汰,只有少数具备多项技能的“瑞士军刀型”人才,配合他们的定制化AI工具,才能在竞争中存活下来。通过构建小型的精英团队,取代了传统大型公司、企业的组织结构,那些未能及时重构自身能力的人,将面临长期的失业风险。
超级个体和小而美的组织结构,在数字化、高人力资本驱动的服务型社会中将成为常态。在最近的交流会中,我们提到了乐高的类比,它们确实就像一块块乐高积木,可以快速拆卸和重新组装。
因此,我们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传统岗位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你无法轻易替代的个人特点、个人影响力以及由爱好和观念聚集起来的社群经济。如果你仍然停留在上一个时代的作业管理思维,还在努力进入大型公司和平台,那么或许现在是时候转变思路了。
年轻一代需要更快地从打工者的心态转变为创业者的心态,反向构建自己的能力。因为未来市场上的全职工作机会将越来越少,主流的将是基于项目的快速组建的合作形式。在新的周期里,能否逃离职场的无效内卷,能否在高速变化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机会,成为自己的CEO,可能会成为更广泛的一个筛选标准。
02人工智能将全面渗透至所有智力劳动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众多白领职业可能面临失业风险,传统的单一职业技能将不再具有以往的价值。在最近的相关的AI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最新版本的GPT,其知识库已更新至2023年4月,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已经掌握了人类现有的全部知识。
与此同时,我们过去依赖文凭来证明自身知识水平的方式将面临更快速的贬值。随着新版本GPT提供的多模态API的全面开放,文案创作、图像设计、音视频编辑等工作,现在人工智能都能胜任。
人工智能的进步已经彻底超越了“莫拉维克悖论”,它所取代的不仅仅是特定的职业,而是全面地替代了所有劳动者在工作生态中的位置。这与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取代了纺织工人的角色如出一辙。即使我们目前感到不情愿,也无法阻止历史前进的步伐。
当下的90后、00后年轻人,得赶紧摆脱和人工智能并肩作战的劳动力生态位,往更高层次的经营者生态位迈进。其实,每个时代都在升级生产力和效率,这势必会导致大规模的结构性失业。拿我们父母那辈人来说,40后、50后的他们,在国企改制下岗后,能够适应新市场经济的人,都开启了人生的二次增长。
就像我们一个合伙人刘总,就是个典型例子。上世纪90年代,他从东北南下深圳,白手起家创出了一番事业。那场下岗潮,反而成了他们这代人抓住新时代红利的契机。
随着时代的快速演变,这场巨大的变革波及的人群正日益年轻化。对于出生于90年代至00年代的年轻一代而言,能否在30岁之前实现职业转型,可能将成为许多人生命中的重要分界线。
这一现象并非取决于我们的个人意愿,而是受到同龄竞争者整体水平的影响。
难道你没有注意到,那些取得显著成就的佼佼者正日益年轻化吗?
在我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我的教师和职场导师的平均年龄通常在三四十岁左右;而今,在互联网和新兴行业领域,我发现自己正在向一群平均年龄比我小十几岁的年轻人学习。月收入超过10万的年轻人随处可见。
03工作从有用型转向有益型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传统职业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众多新型且难以定义的综合性职位。可以预见的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将被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所取代,人类的工作将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即便如此,第三产业中的许多白领智力劳动岗位也将面临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命运。
展望未来,人类工作和就业的最后避风港似乎仅限于那些需要人际互动的服务与消费体验。这可能是人类工作和就业的终极舞台。
以篮球比赛为例,我们更倾向于观看人类球员的竞技与表演,而非机器的机械运动,即便后者效率更高。心理咨询师与客户的面对面交流、创业前辈与后辈的深入讨论、老年人之间的相互照顾,这些工作我们更愿意由人类来完成。人类天生喜欢观看自己的表演、竞争、下棋和打球,也更愿意享受人类提供的服务和交流。
然而,认为未来市场能够为所有人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在AI时代,全员就业是不可能的。这里涉及到经济和成本的问题:如果机器人能提供更优质且成本更低的服务,人们会如何选择?当私人定制的服装价格过于昂贵时,人们又会如何选择?
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指出,生产力的变革将人类社会从物质匮乏带入物质丰裕,社会价值观将从物质主义逐渐转向注重精神领域的后物质主义。消费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也将随之改变。未来的消费将越来越重视情绪价值,从追求实用性转向追求有益性。人工智能能够处理所有正确、功能性、高效的工作,而那些需要情感和温度的体验式服务行业,将成为未来人类职业的主流。我们将迎来一种新型的消费升级。过去的消费升级体现在包装、外观和价格上,而未来的新一轮消费升级将体现在产品所附带的情绪体验和价值观念上。因此,所有注重这些要素的行业品牌或公司,是当前过渡阶段值得关注的方向。
04 跨界融合与个性化定制的崛起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单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将不再足以支撑长久的职业发展,而跨学科、跨行业的综合能力将成为新的竞争力。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技能,拓宽视野,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例如,一位设计师可能不仅需要掌握图形设计,还需要了解市场趋势、用户心理学乃至基础的编程知识,以便更好地将创意转化为实际应用。
与此同时,个性化定制服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在AI时代,大规模生产虽然仍有其地位,但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的追求将促使市场向小众化、定制化方向转变。无论是产品设计、教育服务还是健康管理,都将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特需求和体验。这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要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捕捉到每个客户的独特需求,并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05 终身学习与自我驱动面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就业市场,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人的必修课。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将越来越快,昨天的热门技能可能明天就变得过时。因此,我们需要培养自我驱动的学习能力,不断追求新知,提升自我。这不仅是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更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此外,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也将变得尤为重要。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清晰的自我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对于成功至关重要。同时,良好的时间管理和情绪控制能力也将成为我们应对压力和挑战的重要武器。
写在最后:过去的学历和各种头衔正在迅速贬值。人们是否选择与你合作,是否提供给你工作机会,现在更多地取决于你的商业成就。
在未来的环境中,能够存活下来的个体必须适应更加频繁的变化。确定性和稳定的职场及职业道路将不复存在。
能否掌握人工智能,几乎会将人类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群体,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差异将日益扩大。
只有那些依附于平台、直接面向市场创造价值的超级个体,才有机会获得超额收益,并能相对较长时间地生存下去。
我不鼓励每个人都盲目追求成为个人品牌(IP),因为单打独斗的普通人很难成功。
赋鲸平台之所以能造就众多超级IP,是因为这些超级IP都是在这样的系统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就像一个网状关联的蜂群系统,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而精致的平台。
未来的问题不在于你是否会失业,而是公司这种组织形式可能都将不复存在。你必须从现在开始,抓紧时间,进化成为一种全新的存在。你们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