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我老公喜欢翻旧账,先举例说明。
这两件事都发生在去年,刚过去不久。
第一件事,我开车去接我老公下班,在他公司附近掉头时,跟直行的一辆车发生了碰撞,把对方车后轮上方的位置擦掉了几小块漆。
对方当时想让我们花300块钱私了,我老公觉得要不了这么多钱,不愿意。
通过查看车载摄像头的录像,我老公认为这次事故,对方也有责任,不应该由我们承担全责。
基于这一点,我老公选择报警,然后去了交警队。交警建议我们,如果不服,可以提起申诉,由上一级的交警部门来判定。
我们当场写好了申诉书,过了两天去交资料时,交警给我老公看了当时的路况录像,是我全责。
处理这个事情,花费了不少时间,主要是闹心。对于结果,我老公没说什么,我都做好了被批评的准备,他却轻描淡写地过了,这令我非常意外。
就在我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了时,过了几天晚上,我放假在家休息,正跟着手机傻乐呢,正在拖地的我老公突然非常不满地说,结婚这么多年,你拖了几次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接着,说了几句情绪化的话。
当时听到他说这些,我不明白,怎么好端端地,说起这个了?该做的事情,我都做了呀,我又没惹他不高兴。
事后,再回想他的莫名其妙时,才回过味儿来,他还在为我开车出事故生气呢。这反射弧,是不是太长了一些?
02
第二件事,去年国庆节,我们去汕尾玩,最后一顿午饭,我们一家四口吃了近1100块钱。
这个数字,完全超出了我们平时的消费水平。我老公当时看到账单时,我能清晰地感觉到他的怒气值飙升,但他平静地付完了钱,我们一起走出大排档。
海鲜是我跟孩子们一起去点的,他的反应,是跟孩子说教了几句,没说我什么。
到了返程的路上,他提起了7、8年前的一件事。
我家老二刚学会走路时,家里的地板上有水,她摔了一跤,把下嘴唇磕破了皮。后来又在差不多同样的位置,再摔了一次,导致她嘴唇上留疤了,很明显。
我老公觉得是我没带好孩子,是我的失误造成的。
那件事大概发生在我家老二2岁左右,他提这件事时,老二已经10岁了,疤痕基本已经复原了。
他这种翻旧账的行为,令我非常不喜。
我明确跟他提出来,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我不喜欢翻旧账。
有什么话,当时没说,事后可以跟我讲。如果的确是我做错了,批评我几句,我是愿意接受的。
可都过去多少年了,再来提这些事,是想表达什么?提醒我,曾经我也做错过事情,我不是那么好的人?
我想,幸亏我目前的人生履历上没什么“黑历史”,我娘家人也给力,边界清晰,他没抓住什么话柄。要是让他逮着话柄,是不是时不时地要拿出来提一提?借此来敲打我?
03
孩子的亲密关系模式从哪儿来?都是从父母那儿习得的,来自自己的原生家庭。
我跟我老公结婚后,我婆婆给我上的婚姻第一课是,夫妻间要学会退让。
看见对方脾气上来了,就不说话,让对方把脾气发完。你有脾气了,对方瞬间歇菜。
她举了她跟我公公相处时的例子,加以佐证。
我一个婚姻里刚入门的新人,觉得婆婆说的话好有道理,不愧是几十年的夫妻,实践出真知。
后来,我有机会见到了我公公、婆婆生气时的样子。
一方快速输出,另一方若无其事,当时看着这样的场景,感觉挺有意思的。
我公公是一个急脾气,大嗓门,遇到什么事情,噼里啪啦地一顿输出。知道的,是在生气,不知道的,还以为天塌下来了。
我婆婆任由我公公说个不停,她在旁边淡定地做自己的事情,完全不搭话。
轮到我婆婆生气时,我公公会乐呵呵地赔笑。那幅充满恭维的表情里,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你说的都是对的,我完全赞同你的说法。
他们俩生气时都有一个共同点,把之前积攒在心里的怒火,一次性全部发泄出来。
我有时候在旁边看着,佩服他们的记忆力真好,什么猴年马月的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
能让他们俩生气的事情,几乎都是来自各自的原生家庭。这个时候,不论是谁,闭嘴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吧?
我公公婆婆这样的相处模式,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到我老公的脑子里,他再复制、粘贴,运用到自己的婚姻当中。
04
就拿我举的两个例子来说,在事情发生的那个当下,我老公心里肯定是不爽,生气的。他知道,如果在那个当口批评我的话,我肯定会跟他硬刚起来。
本来做错事就心虚,心虚的时候是什么反应?会怎么做?
当然是比对方的气焰更高,气势更强啊。
他来叨叨几句,无异于火上浇油。我心里正憋着一口气,刚好来了一个出气筒,不出这口气,都对不起他亲自递过来的梯子。
那他的情绪怎么办?憋着,找准机会,无差别扫射。我要把你之前存放在我这里的东西,一股脑儿全部还给你。
有时候,我真觉得我的阅读理解绝对是满分,把我老公拐弯抹角想表达的意思,全都理解透了。从而对他,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
他就说了几句嘛,过过嘴瘾,又影响不了我什么,让他说呗。
我犯错误的时候不多,我老公翻旧账的机会也不多,不然,我会受不了他的,早就针锋相对了。
有人说,结婚前,要去对方的原生家庭看看,观察一下对方父母的相处模式。这决定了你结婚后,对方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你,和你相处。
这句话对极了,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上,都或多或少地带着原生家庭的痕迹和烙印,让对方一下子做出改变,那是不可能的。
那有没有改变的可能性呢?有。
有一句话说,谁痛苦谁改变,想改变的那一方不断学习、成长,通过自身的改变,让对方看到好的夫妻相处模式是怎么样的,感受到这样做也挺好。
借此,在行为上做出改变。
愿大家的婚姻都幸幸福福,和和美美。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