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的“重刑”主义——连坐之罪

天使历史 2025-01-19 14:50:10

重刑主义的理念源自法家,实际上,法家认为“法、术、势”的力量是最为关键的。接下来,咱们探讨一下重刑主义的一个典型表现——法家实施的“连坐之罪”。

【01 连坐制度是重刑主义的显著表现之一】

要是有一个人犯了罪,那好多无辜的人都会跟着受连累,被牵扯进去的人那可多了去了,不光是亲人、朋友、本族的人、邻居,就连上级阶层的人都可能被株连。这些被株连的人要受的刑罚也是各种各样的,除了死刑,像各种肉刑、徒刑、笞刑之类的惩罚都有可能落到他们头上。

族诛属于连坐的一种特别形式,本质上是死刑的一种实施办法。要是一个人犯了罪,有可能会让整个家族被消灭,像灭三族、灭九族之类的情况都有。

连坐制度存在的时间挺长的,不过呢,是到“商鞅变法”那会儿,才真正给弄成了制度化的东西。

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要是有一个人犯了罪,那他的邻居也得跟着遭殃。要是邻居不去告发,那十家都得连坐,会被处以腰斩这样的残酷刑罚。这样的话,邻里之间就跟绑在同一根绳上的蚂蚱似的。说实在的,在连坐制度之下,人跟蚂蚱还真没多大区别。

在秦始皇那个时候,连坐制度发展到了极其厉害的程度。有一回,秦始皇外出,不经意间瞧见丞相李斯的车队很是气派,就随口抱怨了一句,觉得李斯出行太过高调。没想到,这话没多久就被李斯知道了,于是李斯赶忙降低了出行的规模。

秦始皇晓得这事儿后恼怒至极,觉得是有人走漏了风声,就把当时在身边的人都给杀了。打那以后,就没人能清楚秦始皇的行踪了。而连坐这种制度,一直沿用到了清末的时候。

【02 “凡动刀的,必死于刀下”,连坐制度的设计者大多没好下场】

秦孝公离世后,秦惠文王给商鞅安了个“谋反”的罪名,打算把他除掉。商鞅跑到了边境,可依据他自己弄出来的那套法律,住店得有身份证明,要是没有,就得被连累。商鞅恰恰就没有身份证明,结果被店家给拒绝了。到了这时候,他不禁感叹,自己搞的变法居然把自己坑成这样,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那商鞅跑到了魏国,可他这人不讲信用道义,魏国就不让他进境。早前,商鞅还领着兵去打魏国,为了把公子昂给骗来,他使了个奸诈的法子,给公子昂写了封信,说他俩本来是好朋友,不想在战场上互相厮杀,不如见面商量商量停战的事儿。公子昂这人实在,没看出这里头有诈,就去跟商鞅见面了。商鞅事先安排好了兵士,在他俩喝酒高兴的时候,把公子昂给抓了,接着把魏军打得大败,然后胜利地回到秦国了。

秦王因其破敌有功,把十五个城邑封给商鞅,还封他为商君。很明显,商鞅想逃往魏国是没门儿的。到头来,商鞅只好蔫头耷脑地逃到自己的封地,打算拼死一搏,结果却失败了,被施行了“车裂”之刑,他全家也都被诛杀。不光商鞅,法家的其他代表人物大多也都没啥好结局。

韩非以韩国使者的身份抵达秦国,向嬴政进言统一六国之事,呈献了破坏六国合众联盟的策略,并且放出豪言,要是没法让秦国统一天下,自己愿意以死谢罪。秦王听了颇为高兴,只是还没决定该怎样任用韩非。

这会儿,韩非的老同学李斯心里头犯起了嫉妒。他俩以前都是荀子的学生,李斯觉着自己出身低贱,就像茅房里的耗子,可韩非却是贵族出身。就这样,李斯跑到嬴政跟前讲韩非的不是,觉得韩非身为韩国的公子,肯定不会诚心替秦国办事。这人要么不能用,要么不能放,要是放了那就是放虎归山,还不如依法把他给杀了。

嬴政认为所言在理,便下令让韩非去死。李斯遣人给韩非送去毒药,好让他早点自行了断,毕竟曾是同学,也算让韩非死得少些痛苦。韩非想要向秦王嬴政诉说自己的冤屈,然而未能见到秦王。其后秦王反悔了,打算派人去赦免韩非,可惜韩非已经死了。

有人说李斯太没羞没臊,不顾及同学情谊。但是呢,这种说法跟法家的逻辑可不太搭边,毕竟法家觉得仁义道德那是假得不能再假了,人与人的关系就是明晃晃地互相利用。现在咱们也老是讲朋友能带来啥价值,不管是情感方面的还是钱财方面的,这和法家的想法有点像,都是把利益摆在头一位,互相用得着对方。这么一瞧,李斯的所作所为那是完全符合法家的逻辑的。

李斯的结局甚是悲惨。秦二世登基后,赵高污蔑李斯“谋逆”,李斯于狱中难以承受严刑拷打的痛楚,只得承认罪行。

据《史记・李斯列传》所记:“在公元前208年7月,对李斯施以五刑,在咸阳市判定腰斩之刑。”

李斯被判处夷灭三族,先是遭受“具五刑”,随后在咸阳闹市被“腰斩”。这“具五刑”是把当时的五种肉刑混合在一起用,跟凌迟差不多。犯人得先在额头上刻字并涂上墨,接着割掉鼻子,砍掉左脚趾,再砍掉右脚趾,之后用刺杖抽打犯人,最后进行斩杀,把脑袋砍下来示众,还把身体剁成肉酱。要是犯人敢诅咒谩骂,在行刑前还得把舌头割掉。

有种看法表示,在《史记》里,“具斯五刑”与“论腰斩咸阳市”是并列提及的,这就表明在7月的时候,先是把墨、劓、斩左趾、斩右趾、笞刑这五种刑罚一股脑儿用在李斯身上,接着又判定将他在咸阳闹市处以腰斩,让他痛苦不堪。要是这种说法是真的,那着实让人脊背发凉,不过这也是李斯自己作的。

李斯和他的二儿子被押往刑场之时,李斯感慨说,真想再和儿子一块儿牵着黄狗,从上蔡东门出去追捕野兔,尽情玩耍,然而这已经不可能了。父子俩面对面哭泣起来。随后,李斯的三族都被诛杀。法家之人冷酷无情,总喜欢把人当成钉子来敲打,唯有当自己变成钉子时,才会感受到这种残忍。

【03 沈家本以有失公平为由,奏请将连坐法予以删除】

1905 年,修律大臣沈家本呈请废除连坐法,他表示,一个人的罪行却让全家受牵连,让无辜的人被处以重罚,此种做法很不公平。沈家本还提到,汉文帝觉得连坐法属于恶法。北魏的名臣崔挺也讲道,依据连坐法,孔子的学生司马牛会被其哥哥桓魋所连累。

桓魋乃宋国的高官,颇受宋景公重视。那时,孔子领着学生去拜见宋景公,景公甚是欢喜,打算亲自迎接并予以重任。然而,桓魋觉得这样不行,没经过景公准许就带兵去追杀孔子,孔子只得仓促逃离。此后,桓魋在宋国越发嚣张跋扈,司马牛便逃离了宋国。

崔挺拿这事来说,按照连坐的办法,司马牛会被他哥哥连累。他又说了个例子,就是柳下惠和他弟弟盗跖。柳下惠是鲁国的好臣子,孟子把他跟伯夷、伊尹、孔子一起称作四大圣人,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在寒冷的冬天,有个女子前来诉苦,柳下惠把她收留了,担心她被冻死,就让这女子坐在自己怀里,并用衣服把她盖住,一直到天亮,都没有做出违背礼节的事。然而,柳下惠的弟弟盗跖却是个大盗,抢夺妇女,极为贪婪,连亲情都不顾。这兄弟俩完全不一样。按照连坐的规定,柳下惠会因为弟弟的缘故而受到牵连被连坐,这实在是很荒唐。

沈家本于奏折里提到,现今各个国家皆倡导罪责由本人承担,古时圣人孟子也曾言,“罪人不孥”,即对人定罪只限于其本人,不可牵涉其妻子与子女。基于此,沈家本觉得应当把连坐制度完全废止。

当下,连坐这种正式的刑罚制度早已被丢进历史的废物堆,然而作为一种潜在的惩处手段,它还以犯罪复遂的结果形式存在着,这是我们需要加以防备的。重刑主义的阴影尚未消散,一旦有契机,说不定就会重新冒头,再度兴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