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随礼分子钱越随越多,越送越离谱,其原因在哪里?

由慈心 2022-04-18 12:28:42

农村随礼是一种民间传统文化习俗,也是古老的文明传统的具体体现,有着深远的渊源和历史文化内涵。在古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来往,相互接触,相互尊重和尊敬,一方有喜,八方来贺,便产生了这种随礼的习惯和习俗。古人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崇尚“礼尚往来”,就是古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最好方法。这种方法一直沿袭至今,仍不会消失。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随礼习俗的来源。在古人心里,随礼是表示一种对对方的一种尊敬和尊重,送礼是多是少,都是因彼此的关系疏密和感情深浅而定,并没有固定的数量限制和要求。古人讲究,人家尊重自己,自己就必须要尊重人家。这就是目前农村人随礼的重要原因。农村人随礼,应该不要求多少,随礼只代表一份情感和心意,表示对对方的一种良好的感情关系。至于随礼送礼的礼品或礼钱,是否是高档,是否有多少,没有定论,必须要以随礼人的家庭经济状况而定。

一个家里经济非常困难,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家,亲戚朋友家里出了忧喜事情的时候,要想送礼,根本没有多少多余的钱财,只能勉强地凑合一些礼物,来表示一下对对方的心意就行,对方也不会谈论自己应该送什么送多少,对方和周围的人都非常清楚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所以,任何家庭随礼一定要依据自己家庭实际情况,因家而异,因感情深浅不同而异,千万不要脱离实际情况。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每个家庭都过上了小康生活,日子都好过起来了。但是,每个家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里总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经济问题,因此随礼仍然要有节制,该怎么送就怎么送,千万别攀比。

农村随礼送分子钱,越随越多,越来越离谱,其原因在哪里?依本人来看有两个原因。一是家里富裕有钱了,可以随意送,越多越好,多多益善,能够充当有钱人,充当长子人,用农村的俗话说,可以“打肿脸充胖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此人的家庭非常富有,非常有钱,能拿得出来,能够实现随礼可以随意,财富自由。另一个原因是攀比现象非常严重。人家随多少是人家的感情问题,就不要去攀比,与自己作对比,人家送多少,自己也要送多少,甚至要超过人家的礼钱。这种风气就助长了攀比风,使随礼越送越多,越送越离谱。

还有,农村习惯礼尚往来,对方过去送自己的礼钱是多少,礼物是什么,现在,人家有事情,随礼必须在人家随自己的礼钱上增加一些,绝对不能少于对方的礼钱,或者礼物份量要多一些,品质要高档一些,才能显示对他人的尊重。这样一来,你来我往,礼物或礼钱越送越多,越送越离谱。这也是一种攀比的现象。总而言之,大家要明白,随礼送礼是表示一种情感,一种心意,礼钱不论多少,情感到了就行,就能达到送礼的目的。随礼送礼不是扶贫济困,不是给对方帮经济忙,是表示自己对对方的一种感情而已,别把随礼和感情变味,就是一种歪风邪气,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做法。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