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68年前上映的电影从未拿过大奖,却成为悬疑影视剧借鉴的典范

影视在左 2024-04-12 00:52:43

一首出自邪恶罪犯之口的歌,一个映在墙上的硕大黑影,一个站在高处向下呼叫名字的声音,一个在水底凝固成一幅画的受害者……这些让人不寒而栗的场景或镜头现在或许并不鲜见,但是在68年前,当它们出现在同一部影片《猎人之夜》中时,所传递的震撼效果是具有开创性的。

《猎人之夜》上映于1955年,它是由查尔斯·劳顿、罗伯特·米彻姆、特瑞·桑德斯联合执导,罗伯特·米彻姆、丽莲·吉许、比利·查平主演的黑色惊悚电影。

这部影片虽然没有获得各项大奖,但是看过之后,你就不会否认它是一部非常优秀且经典的影片。

它塑造悬疑和制造恐怖的手法不用血腥、暴力,但是却通过光影、构图、场景选择、以及演员的台词演绎塑造出让人毛骨悚然的效果。

它有很多经典的场景设计或镜头表现,为后续很多影视竞相模仿或致敬。比如,牧师在地窖门口向下呼叫寻找哥哥和妹妹的场景,已成了众多恐怖影视模仿或致敬的源头。

主角是一个自称牧师的邪恶信徒,他以上帝之名做魔鬼行径。他的左手指关节上刻着字母“HATE” 右手指关节上刻着字母“LOVE”。

遇到狩猎目标时,会先讲一个左手和右手的故事,以赢取好感、突破狩猎目标及其周围人的心理防线。他表面呈现出虔诚信徒、有礼绅士的一面,骗取失去丈夫的妇人好感,一旦猎物得手,他便以一种精神控制的方式虐待妇人,并最终将其杀害。

整部影片表达的内容和探讨的主题是非常丰富的。

影片浓墨重彩的内容呈现是对信仰、宗教的极端探讨。影片从始至终都有两个主角分别代表极恶与极善的力量互相博弈。只是前面差不多一半的故事情节,都是极恶牧师的通过狡诈诡辩和伪装获得“节节胜利”的重头戏。

直到影片中的两个孩子陷入绝境以及影片外的观众惊恐到极点之时,故事进入了重大转折。丽莲·吉许饰演的老妇人再次出场,以正邪莫辨的言辞带领观众进入一个情绪缓冲地带,而后慢慢看到故事的情绪逐渐逆转,直到正义终于制服邪恶,爱终于暂时战胜了恨。

在影片中,极恶与极善的两个人,都笃信上帝,他们诵读同样的圣经,唱着同样的圣歌,却做着截然相反的事情和选择。一个选择用仇恨谋杀丧偶妇人;一个选择用爱收养孤儿并用严格但负责任的方式教导他们。

与此同时,影片也有对人性的艺术化探讨也非常多面。父母、孩子、普通人的角色和特点在这部电影都有鲜活呈现。

比如,影片中一个父亲出于对孩子的爱,铤而走险,抢劫了银行1万美元,意外杀了两个人,并因此被判处绞刑,从而让孩子失去父亲,让妻子成为寡妇。

然而,父亲从来没问过孩子们需要什么,他以为有了钱,孩子们就可以避免饥寒交迫,就有了庇护,但却忽略了一点,失去父亲的孩子哪有什么强大的庇护可言呢。加上妻子错信牧师而被害,最终孩子还是走上了漂泊无依的路。

此外,影片还有一种超脱命运的诡异浪漫,当牧师像影子一样总是在距兄妹俩很近的地方哼着同一首歌,骑着一匹马紧紧追逐时,导演也没有将镜头全部聚焦在死亡威胁的气氛中。反而将夜色中的兔子、乌龟等各种动物悠然活动的场景一起摄入镜头,就好像废墟中的花朵、沙漠里的水坑,为影片注入一种隐秘但稳定的生机与希望。

如果说选一部适合一家人一起观看的恐怖电影,我会推荐《猎人之夜》。它不仅很有教育、反思意义,它的电影艺术表达和美学呈现也都很充分。看这部电影不只在看一个好故事,还是在看优秀的电影艺术是怎样铺展魅力的。

0 阅读:0

影视在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