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伦理学》盛可以 著 作家出版社
盛可以 绘
盛可以 绘
《建筑伦理学》貌似一本建筑专业书籍,然而并不是,它讲的是人的关系,而这一层一层的关系,是随着建房的进行而展开的。作品每一章的标题都有相关术语,如“基础”、“结构”、“施工图”、“剖面”、“空间”、“防潮”……术语与盖房的前后顺序呼应,情节和情感随之不断地推进。
作者盛可以说,自己花了一年的时间回乡建房,从构想、画平面图、找施工队、洽谈、自购部分建材,到园林构建、装修设计,历经严寒酷暑,下泥坑、上屋顶、统筹、处理纠纷、调整关系,一砖一瓦,全过程亲历,事务复杂琐碎……这无意间成为创作前的体验生活、田野调查。故事内核则来自她在老家湖南益阳所见所闻的积累,聚焦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盛可以说:“建筑和瓦解这对矛盾是我写这个作品的关键词,建筑的生长、亲情的瓦解——这里有很多亲情缠绕在一起,它是土里生长的,也是灵魂深处生长出来的。”
《建筑伦理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小女儿万紫在孝心和虚荣心的共同作用下,回农村老家为寡居的母亲盖了一栋小楼,不仅由她包揽了全部的费用,还由她亲自设计和监工。她原本渴望由此得到母亲的认可,兄弟姐妹的和睦,邻里的赞许,却没想到这只是一场争端的开始。装糊涂而不讲道理的母亲在成员之间偏心明显,大哥大嫂盖房时不参与出资却认为作为长子家应当享有产权,三姐因曾经沉迷赌博而被娘家嫌弃至今……各成员都在这场争端里扮演着复杂而变化的角色。早逝的父亲和二哥则是万紫心头永远的伤痕,令她一次又一次地被软化,每当想逃离却又不自觉被拉回来,继续在旋涡里打转。直到房屋建造完毕,万紫也在建房的过程中看懂了各种人物关系,虽然明白无法改变,但她最终选择与现实和解。
故事里这样的人物关系,是中国社会中常见的大家庭共生模式,各成员之间彼此依赖却又强烈排斥,边界感非常模糊,有时甚至会导致控制与被控制的局面。
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边界感指的是每个人在家庭中应享有的个人空间、隐私和自主权,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但由于情感、经济及生活方式等原因,边界感常常被忽视,《建筑伦理学》里已经浓缩了很多案例,其他常见的还有很多,诸如小夫妻靠老家儿资助生活,只能任由老家儿过度干预夫妻的日常生活包括子女教育问题;兄弟姐妹在赡养父母过程中都出资出力,但会比较和争论谁的功劳更大;农村落户城市的夫妻,可能会遇到乡里乡亲过来投奔长住……
诚然,在家庭中建立边界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心理学专家建议我们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需求、价值观和底线,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这种表达如果过于坚定和生硬,往往导致亲密关系的破裂。家庭问题不是丁是丁卯是卯地讲道理就能解决的,所以,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很重要,以积极、开放和尊重的方式与他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倾听他人的反馈和建议。更重要的是我们得具备妥协能力,在家庭中,我们往往需要为了大局而做出一些妥协和让步,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自己的边界,而是要在尊重他人的同时,找到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值得思考的是,边界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变化,我们的边界感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更新,比如在《建筑伦理学》里,万紫以为跟二嫂之间竖立了明确的边界,但某一天,她发现是自己误解了二嫂,于是建立了新的更柔和的边界。显然,设立什么样的边界,除了必需的界限以外,更多是取决于家庭成员彼此相处时候的关系。
故事的结尾令人回味悠长。面对之前各种亲戚的精明算计、两面三刀,心里淤积了太多不满和委屈的万紫,本已坐飞机离开了,却还是回到了最让她意难平的母亲身边。因为母亲病了,在生死面前,一切愤愤不平似乎都不足挂齿,作为女儿的她选择了原谅和接纳,母亲那句“夜里等你回来,门都没关”更是让她多日的委屈瞬间消散了。母亲病床前大嫂送来的亲手做的饭菜,也让她意识到,大哥大嫂虽然毛病多,却是在其他兄弟姊妹都在忙自己生活的日子里,陪伴母亲最多、照顾母亲最多的人……陪伴也是一种付出,是支撑母亲活下去的动力。
所以,协商边界,接纳自己的原生家庭(注:犯罪除外),与现实和解,或许是家庭成员之间最好的相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