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越狱、黑帮暴乱、机场围困、难民出逃……在经历两周的风波与动荡之后,海地总理阿里尔·亨利于3月11日宣布辞职,表明会在过渡委员会成立后马上下台。
海地首都太子港的黑帮为推翻亨利政权,在其头目切兹里尔带领下,对机场、监狱、商铺、警局、政府大楼等不停发动进攻。而正在肯尼亚出访请求军事支援的海地总理,也在试图绕道回国频频遇阻之后请辞。
海地总理亨利透过视频宣布请辞然而这一连串事件,并未在国际上引起太大的水花。这个岛国的浮沉,甚至就连研究拉美地区的学者,也常常忽略。
海地不仅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二战后50年内GDP零增长的国家。联合国报告称,海地全国1100万人口中有41%生活在贫困中,人口预期寿命不足64岁。地理位置上说,海地常被视作美国“后花园”,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却直接将其称为“粪坑国家”。
然而,如今这个积贫积弱、千疮百孔的加勒比小国,曾在220年前一举打败拿破仑,建立了世界第一个黑人共和国,甚至一度是半个星球废奴运动的星火起源。
加勒比海明珠蒙尘1492年,哥伦布带领西班牙船队到达美洲,海地岛便是最早被其发现的岛屿之一。此前,该岛上生活着数十万土著居民,但随着西班牙殖民者而来的掠夺、屠杀、疾病等,土著居民很快灭绝,其西部地区后来被法国接管,被称为“法属圣多明戈”,也就是未来的海地。
与西班牙不同,法国对这片土地的统治决心极其强烈,在这里大搞殖民经济:不仅大力发展以甘蔗和咖啡为主要作物的种植园经济,而且从非洲运送黑奴成为劳动力。
到了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这场由英法领导的多国集团、为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而进行的战争中,法国战败,被迫签订《巴黎和约》,放弃了此前海外扩张两百年取得的近乎所有成果,但力保法属圣多明戈,因为那里已成为西半球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这个不足8万平方公里的小岛供应着世界上超过一半的咖啡,英法两国40%的糖,贸易总额占法国对外贸易的40%,其经济产出占法国所有殖民地收入的三分之二,被誉为“加勒比海的明珠”。
法属圣多明戈和所有的被殖民地一样,这里获得的巨大财富是建立对黑奴大量压榨之上的。1791年,一群绝望的奴隶向法国殖民机器发起了最后的冲锋,在此之前,还没有过真正意义上成功的奴隶起义。但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大量黑奴乘势而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独立运动在这里爆发。
其中,出身奴隶的杜桑·卢维杜尔是此次运动中的领袖人物,不仅统一了圣多明戈全岛,同时解放了全岛的黑奴。于是他一呼百应,受到人民的爱戴,成为岛上的最高统帅。
杜桑·卢维杜尔但好景不长。世界的另一边,法国大革命以拿破仑称帝的结局而告终。掌权后,拿破仑有意恢复海地的奴隶制,恢复其过去的殖民经济秩序。1802年,拿破仑派自己的美服勒克莱尔率大军来到圣多明戈岛,但遭杜桑·卢维杜尔的反击。随后,勒克莱尔假意和谈,诱骗杜桑·卢维杜尔。这位黑人领袖果然中计,最后惨死狱中。
虽然杜桑·卢维杜尔无缘见证海地独立,但其继任者让-雅克·德萨林很快将法军赶出殖民地,并于1804年宣布独立。在短短十几年间,海地从阶级和肉体上消灭了奴隶主,完成了从政治独立到社会重组的全套变革,从此结束了长达四个世纪的殖民历史。
让-雅克·德萨林可惜的是,发展从来不是革命的必然结果。独立后的海地,并没有走向繁荣富强。相反,一个长达两百多年的噩梦从此开始了。
内忧外患的经济体制1825年,法国承认海地独立,但要求其拿出1.5亿法郎,每年一付,五年付清,以赔偿法国的损失。这一赔款远远超出海地的支付能力,有“人类历史上最大抢劫”之称。
刚刚独立的海地羽翼未丰,在国际上又孤立无援,面对港口内停着的那艘布满大炮的法国军舰,海地只能同意支付赔款,直至一百多年以后才还清。
1892年,木雕画上的海地政府官员此时,海地国内也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挑战。由于奴隶制度的废除,种植园劳动力短缺,且国家缺乏资本和技术,海地的经济逐渐转向为以自耕农基础的小农经济:种田浇园、自给自足。
尽管相比奴隶制,自耕农已经是人权上的进步,但小农经济相比种植园经济更不利于海地走向现代化,对于出口和对外贸易更是毁灭性的打击。在如此脆弱的经济基础上建立的上层建筑,只能是不堪一击的国家建构。
在领导海地独立后,德萨林便宣布称帝,这一倒行逆施的做法招致了不少争议和反对。1806年,德萨林被暗杀身亡。其副手克里斯多夫被推举为新的海地领导人。克里斯多夫上台后,延续了德萨林的集权统治风格,宣布自己为海地皇帝,称号为亨利一世,还征调上万农夫为其修建城堡和宫殿,并试图恢复海地的种植园经济。
亨利·克里斯多夫
但此时,已尝过解放滋味的奴隶已无法再忍受被压迫的命运。1818年,海地爆发严重叛乱,名为皇帝家臣的人们也开始背叛克里斯多夫。面对如此压力,克里斯多夫最终于1820年在桑菲尔宫自杀身亡,据传为饮弹自尽。
在之后的日子里,政权更迭与政治暴动成了海地长期的主题,赶跑了殖民者的海地人民始终没有摆脱贫穷与落后的命运。此外,由于海地常年饱受地震、海啸和暴雨的困扰,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体制下,农业产出长期停摆,等到19世纪时,海地的经济已陷入全面困境。
由于无法靠本国经济收入偿还赔款,海地政府不得不从法国各银行贷款来还债,20世纪的海地渐渐在“双重债务”的陷阱中困顿不前。
总部位于巴黎的法国工商信贷银行靠海地大发其财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就在海地刚刚还清完外债之际,海地的邻居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崛起。
《华尔街邮报》指出,1915年,以海地的政治动荡为借口,美国海军陆战队入侵海地,海地直接被美国占领,直至1934年。在此期间,美国政府支持具有黑帮性质的组织,以维持对海地的控制。这些组织通常与军方和政府官员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从走私、贩毒与赌博等非法活动中牟取利益。此外,美国占领政府的官员和军队滥用职权,强迫大量农民进行无偿劳动,并从海地资源中获取巨额财富,揣进自己的口袋。
直至今日,黑帮与腐败都是萦绕在海地政府治理天空中的乌云,不仅加剧社会不平等和不满情绪,也削弱了海地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在此次亨利总理外访期间,黑帮于3月3日进攻太子港两大监狱,释放了近4,000名囚犯。尽管海地政府宣布紧急状态应对,但首都太子港80%的地区都已为黑帮所控制。不知何时就会爆发的黑帮枪战,让当地居民连走出家门也有危险,街头小贩被抢和担心被杀是常态。
3月9日,一位海地妇女中枪受伤倒地1957年,海地历史上最为臭名昭著的领袖杜瓦利埃父子上台,开启了其家族对海地长达29年的独裁统治。杜瓦利埃对外执行亲美政策,以便在国际上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包括与美国签订军事协定,聘请美国军事使团改组和训练海地军队,并向美国提供导弹基地。
而对内,在杜瓦利埃统治下,政府的贪腐霸权相比美国占领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据统计,在他统治期间,杜瓦利埃家族的资产达9亿美元,仅在瑞士银行里面就有3.7亿美元。
弗朗索瓦·杜瓦利埃(父)而与其庞大资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地民众的穷困潦倒。据统计,海地目前有约55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90%人口面临贫困问题。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3年海地63%的人口每日收入不足3.65美元。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海地一步步成为了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而百姓为了充饥,甚至不得不以黄土为食:将盐、黄油与泥土混合,制成“土饼”,以带来饱腹感。
海地人民自制的“土饼”也正因此,在经济和外国势力的干预下,曾经的加勒比海上的明珠,一步一步成为了充满暴力与犯罪、屠戮与贫穷的国度。
“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海地要么成为天堂,要么成为地狱。”海地黑帮头目切兹里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