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袁绍并不是草包一个,也算得上汉末三国一时雄杰!

小凡读史 2024-08-09 08:19:11
在《三国演义》以及各种评书、戏剧的渲染下,袁绍好像是一个大草包一样,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历来对袁绍的评价也是各种看不上,比如志大才疏、优柔寡断、外宽内忌等等。那么真实的历史当中袁绍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他真的是一个大草包吗?

诛宦官

东汉中后期由于皇帝短命,大都依靠宦官和外戚来统治国家,因为幼小的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就是宦官和外戚。作为官僚集团主力的士大夫阶级,则沦为了宦官或者外戚的附属品。而官僚士大夫集团实际上是东汉朝廷统治的根基,所以冲突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汉桓帝、汉灵帝时期的“党锢之祸”就是最好的明证,士人阶级深受打压和迫害,士大夫和宦官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汉灵帝驾崩后,外戚何进掌权,和士人阶级合作,准备诛杀“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结果十常侍先下手为强,把何进干掉了。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力主诛杀宦官。何进被杀后,袁绍、袁术兄弟攻入皇宫,把宦官杀了个一干二净。虽然手段有些过激,但是却取得了士人集团对宦官集团最终的胜利!

讨董卓

只不过袁绍没有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虽然诛杀了宦官,但是却又来了董卓。董卓其实是捡了个漏,在宦官和士人你死我活的时候率军进入洛阳,趁机掌控了朝政。

袁绍当然不甘心胜利的果实被董卓窃取,只身逃出洛阳后,顺势起兵讨伐董卓。而且被举为关东联军的盟主,虽然关东联军并没有能够击败董卓,但是袁绍的名头却是传遍天下。当时董卓曾有句感叹:“但杀二袁儿,则天下自服矣”,可见袁绍在董卓心目中的位置。

硬刚公孙瓒,统一河北

袁绍的雄杰之气最明显的表现在他和公孙瓒的斗争过程中,当时袁绍初入冀州的时候,局面是非常不利的。袁术在淮南,联合公孙瓒南下冀州,袁绍可谓腹背受敌。

公孙瓒是很能打的,不论是对胡人还是对黄巾军,公孙瓒都是摧枯拉朽,赫赫有名的白马义从就是公孙瓒手下的骑兵部队。界桥之战,袁绍挫败了公孙瓒南下争冀州的计划,此后通过多年的征战,袁绍最终消灭了公孙瓒,统一了河北四州,所谓鹰扬河朔,就是指此时的袁绍!

界桥之战中袁绍曾经不慎被公孙瓒的骑兵包围,当时袁绍身边只带着强弩数十张,持戟卫士百多人。在距离界桥十余里处,听说前方已经获胜,就下马卸鞍,稍事休息。这时公孙瓒部逃散的骑兵二千多突然出现,重重围住了袁绍,箭如雨下。

别驾田丰拉着袁绍,要他退进一堵矮墙里,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说:“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这样的表现,足以展示袁绍的英雄气概。

官渡之战虽然袁绍战败,损失惨重,但是曹操仍然用了7年的时间,才彻底扫除袁绍的势力。这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袁绍并非草包一个。官渡战后,冀州很多地方出现了叛乱,袁绍平定了这些反叛。

直到202年袁绍病死,曹操并未进攻河北,袁绍死后曹操开始攻略河北四州,用了五年时间才彻底扫除袁绍的势力,而且还是在袁谭、袁尚内斗不止的情况下。而且根据史料记载,由于袁绍平素有德政,去世之时,河北百姓没有不悲痛的,市里巷间挥洒着眼泪,如同失去亲人一般。

成王败寇!一个人如果失败了,人们看到的往往只是这个人的缺点,而且会无限放大他的缺点;相反一个人如果胜利了,人们往往只看这个人的优点,而把他的缺点统统掩盖了。

纵观袁绍一生,诛宦官、讨董卓,硬刚公孙瓒,统一河北、鹰扬河朔!尽管官渡之战败给曹操,袁绍也应该可以算得上汉末三国时期的一时雄杰!你怎么看呢?

参考:《三国志·袁绍传》、《后汉书·袁绍传》、吕思勉《三国史话》、张大可《三国史》

2 阅读:256
评论列表
  • 2024-10-12 16:30

    袁绍最大的优点是谁的建议和意见都听,最大的缺点是啥都只听一半丢一半[得瑟]

  • 2024-08-09 18:40

    袁本初当然不是无能之辈,但是他不会打仗啊!世家子出身重视名士,名士好空谈,和他们搞好关系要博采众长,要慎独!但是军事上那有众议的?自古名将出征没有听说过带个议会的,袁本初做到了![笑着哭]

    用户11xxx20 回复:
    各大世家陷入“党挣”,不是空谈,你赞成的他必定为了反对而反对!许攸实际上就是斗争失败面临治罪才反叛出卖的。
    南有乔木 回复: 用户11xxx20
    问题就是袁绍习惯不偏废,这就是常年空谈留下的毛病,空谈没有实物和稀泥误伤大雅,真到做实事的时候他还玩平衡这一套也就罢了。军事也这样,这个能平衡吗?一边要进攻一边要防守怎么平衡?乌巢之战就是典型,一边要救乌巢,一边要打曹操大营,结果两边都去,两边都败。
  • 2024-08-15 22:00

    志大而才疏,好谋而无断…就这两句就是草包的基本标配了。

    用户11xxx20 回复:
    袁绍是在平衡手下世家大族的利益争斗,没办法!过于压制会“反叛”的。参见许攸失势就反叛出卖袁绍了。毕竟都是世家子,年青时都是“酒肉朋友”,相互拉帮结派,分分合合太稀松平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