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这是著名歌手李玉刚,在央视举办的《星光大道》这档栏目里一举成名以后,无数喜爱他的人为其贴上的一个标签。
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总之这句话将李玉刚推到了大众的面前,同时也为自己的歌曲提高了噱头,可随之带来的则是铺天盖地的舆论,因为这句口号极不严谨。
虽然李玉刚的歌曲中创造性地拥有很多戏曲元素,但若真要和梅派沾边儿,倒说不过去了,更不要提初出茅庐的李玉刚竟然将自己的地位与梅兰芳先生排到了一起。
可就在此件事情没有定论的时候,李玉刚在央视晚会上再次“碰瓷”梅派,甚至当着梅兰芳之子梅葆玖的面大放厥词,由此两人的恩怨就此结下。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李玉刚屡次“碰瓷”梅派又有着何种依据?而这一切恐怕还得从李玉刚一举成名开始说起。
一炮而红,却默许粉丝大言不惭1996年李玉刚带着200块钱,义无反顾踏上了追求自己梦想的道路,他不仅在餐厅做过服务员,也在歌舞厅里打过杂,赚来的钱都用来支持自己的演艺梦想。
两年以后李玉刚无意间接触到了戏曲的男旦艺术,自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多年来一边在演出中积累经验,一边到各处求学,潜心进行钻研。
一直到2006年,李玉刚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一年央视推出的一档名为《星光大道》的大型综艺选秀栏目,让李玉刚赢得了一方舞台。
节目中李玉刚身着羽衣霓裳,独具一格的嗓音配上舞动的长袖,瞬间让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朋友都感到耳目一新,可谓是非常惊艳。
一时之间李玉刚这个名字,闯进了大众的耳朵里,尤其是在得知他为了自己的演艺道路而付出的种种努力时,便更加大赞他的不易和才能。
按理来说,草根出身的他有着如此励志的成长故事,未来在演艺道路上自会一帆风顺,可不料之后李玉刚的“星途”走向却逐渐发生了改变。
“倒真有些梅先生的风采”,这是李玉刚一炮而红之后,对他的表演持赞赏态度的人给出的评价,可见已经把李玉刚抬到了一个十分高的地位。
不过人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然普通观众对李玉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真正有着艺术造诣的行家却明白,李玉刚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歌手而已。
且不论他的表情、身段如何,单就在唱腔转嗓当中就能够看出他的功力,别说和梅兰芳先生搭边了,单是和一个普通的戏曲表演家就有着极远的差距。
但好像李玉刚十分喜欢“梅兰芳在世”这个形容词,在自己爆火以后,对于这一说法他倒是没有及时出面进行否认,反而有着默许接受的态度。
一直到2010年,一曲名为《新贵妃醉酒》的歌曲问世,更加抬高了李玉刚的身价,由此关于“歌曲百听不厌”以及“梅兰芳先生在世”的说法,更加铺天盖地出现在了网络上。
“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不久以后李玉刚的粉丝团便制作了一条条横幅,明晃晃写上了这句话,一时之间引起了外界的广泛讨论。
喜欢李玉刚的人自是不必多说,对于此种说法完全持双手双脚赞成的态度,可反观一些真正了解京剧的人而言,这完全是属于大言不惭且不知天高地厚的行为。
要知道国人之所以对梅兰芳先生赞誉有加,不仅仅是因为他那出神入化的唱腔和表演艺术,更多的则是因为他对戏曲的贡献以及身为一个中国人所必备的民族气节。
因此无数反对此种说法的人士,纷纷对李玉刚的行为进行了批判,而给出的最有力的反对点就是梅兰芳先生身上的大义品格,而这正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
梅兰芳是表演艺术家,更是一位爱国人士1904年7月7日,一出名为《长生殿·鹊桥密誓》的剧目在北京广和楼戏馆上演,一时之间舞台上扮演织女的演员得到了台下多数人的称赞,而此人正是梅兰芳先生。
自此之后,梅兰芳便如一颗缓缓上升的戏剧新星,一步步走进了大众的心里,《九更天》《游龙戏凤》《霸王别姬》等剧目,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梅兰芳为都中第一流人物”,自从梅兰芳的表演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喜爱之后,便拥有了无数戏迷,当时《申报》在《剧谈》当中就这样对其进行了评价,可见影响力之高。
包括之后对于梅派的创立、创新和传承,以及对艺术戏剧的融合,都体现着梅兰芳先生在戏剧界所作出的种种突出贡献,他的个人能力在整个艺术界都是举足轻重的。
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梅兰芳先生不仅在戏剧方面颇有天赋和拥有着卓越成就,而且身为京剧演员的他,一直都有属于自己的一身傲气和傲骨。
1931年,日本侵略者开始大肆侵占了东北,并逐步向华北地区进犯,打击目标直指北平和天津,这也是后来被人们称为的“九一八事变。”
而当时颇有名气的梅兰芳先生便十分痛恨侵略者,为了不沦为亡国奴,他便带领全家开始搬迁至上海,随后便编演了《生死恨》和《抗金兵》两出大戏。
这两出戏讲的都是民族英雄不顾个人安危,而义无反顾征战沙场抵挡敌军的故事,因此这两部极具反抗精神的作品,也代表着梅兰芳先生想要救国于危难的心境。
两部作品一经演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为了早日唤醒更多人的爱国之情,梅兰芳先生更是不辞辛劳,对所排演的作品进行连场演绎。
在此期间观众踊跃买票,更激起了无数爱国青年的保卫祖国的热情,可即便如此,在1937年8月日军还是凭借着枪炮开始进攻上海,不久以后就进行了占领。
也正是在上海沦陷之际,日方便得知了梅兰芳是闻名世界的表演艺术家,便第一时间要求梅兰芳为他们登台演出,可有一身傲骨的他断然不会为日方服务。
可毕竟日本人有着真枪实弹,梅兰芳先生虽然不能表面上对其进行回绝,但暗地里依然与其巧妙周旋,甚至不惜以内地巡回演出等一系列说辞,来对日方进行拒绝。
也正是在巡演期间,梅兰芳先生到达了香港,为了摆脱敌军一而再再而三的无理请求,他只得选择隐入市井,以此来表明自己不愿为日本人唱戏的决心。
包括之后返回上海,日伪政权也曾多次邀请梅兰芳先生登台表演,可他自始至终都未答应,哪怕之后一直靠画画来养活自己一家,也绝不重操旧业,为小人开嗓。
也正是在卖画度日期间,上海文艺各界在得知梅兰芳先生的处境之后无不感到震惊,不久以后便有许多知名人士,提议要为梅兰芳先生办画展,由此他本人也感到极为高兴。
可没想到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日伪汉奸便暗中勾结,妄想对此次画展进行捣乱,甚至后来提前潜入展览大厅,在每幅画上分别标上了“汪主席订购”以及“冈村宁次长官订购”等字样。
当梅兰芳先生得知之后先是气得两眼冒火,随即便拿来剪刀亲手剪碎了自己苦心绘成的作品,虽然此次画展没能圆满举办,可梅兰芳先生的行为,却依然令各界人士大为称赞。
因此可知,梅兰芳先生不仅是在戏剧上有着非常卓越的成就,身为中国人他身上的傲骨更是被人钦佩和称赞的,试问初出茅庐的歌手李玉刚,又怎能与其比肩呢?
本想着李玉刚随着名气的增加,也会逐渐意识到此种说法的不妥,可事实却并不如此,多年来他不仅默许粉丝对自己进行吹捧,甚至从未表现出丝毫的谦逊态度,制止此番称赞。
最让人感到气愤的是,在一场央视晚会中李玉刚却再次高傲且肆无忌惮的大放厥词,而当时梅兰芳先生的儿子梅葆玖在台下听到以后,更是气愤不已。
屡次“碰瓷”梅派,梅葆玖始终未得到致歉梅兰芳先生一生中共有九个子女,但真正能够继承自己衣钵的孩子却很少,其中一位是唱余派老生的女儿葆玥,另一位则是继承父亲旦角衣钵的传人梅葆玖。
看到过梅葆玖先生演出的人,都会感到他像极了年轻时代的梅兰芳,无论是从嗓音还是整体形象而言,他都对得起梅派传承人这一身份。
但很少有人得知的是,梅葆玖其实并不是科班出身,在十岁的时候他才正儿八经开始学习,当时他的启蒙老师正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瑶卿。
多年期间他不遗余力对梅葆玖进行培养,无论是京剧或昆曲都找人对其倾囊相授,这也为梅葆玖日后在戏曲方面大放异彩,成为一名合格的梅派传承人打下了坚实基础。
因此梅葆玖先生之后对于京剧的贡献也可谓是举足轻重的,同时他也用自己的力量和方式将中国京剧推向了海外,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中华文化所独具的魅力和力量。
可虽然多年期间梅葆玖在艺术方面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誉,可在他心目中始终有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峰,那就是自己的父亲梅兰芳先生,哪怕作为梅派传承人,他也不敢轻易和父亲比肩。
多年期间他在把梅派艺术传承下去时,可谓步步走得谨慎,因为他明白自己肩上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艺术的传承固然重要,但同时将艺术的精髓和原汁原味的本色留下来,也同样珍贵。
因此在梅葆玖先生得知那句“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口号以后,先是感到震惊不已,随后便是气愤,毕竟李玉刚是打着梅兰芳的旗号来打通自己演出之路的。
哪怕作为梅兰芳的儿子,他都不敢自认是父亲最好的传人,可如今一个连京剧为何物都不知道的晚辈,竟能如此大言不惭地与父亲比肩,这简直是荒唐无比。
但当时对于这个口号,梅葆玖先生并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毕竟网络上众说纷纭,他认为并不存在实质性的价值,也很难去堵住悠悠众口。
可同时梅葆玖先生没对此事作出回应,也引起了外界的众多猜测,也有很多人声称梅葆玖先生在听过李玉刚的歌曲以后,也对他十分欣赏,所以才没有多加干涉。
可后来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打破了大众对于整场事件的看法,由此得知梅葆玖先生面对李玉刚“碰瓷”梅派这一行为,一直持反对且气愤的态度。
在一场央视举办的晚会中,梅葆玖先生得到了邀请,而当时登台表演的名单当中就有李玉刚,本想着他会对原先关于自己的说辞,当着梅葆玖先生的面做番回应,可结果却并非如此。
“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艺术……”,在主持人介绍完李玉刚后,他便脱口而出说出了这句话,俨然他已经将自己当做了梅派的传承人,哪怕自己的歌曲和表演艺术丝毫不与其沾边儿。
当梅葆玖先生在台下听到这句话以后,一时之间脸色大变,甚至在众人惶恐的眼神当中愤然起身离席,这时大多数人也意识到了李玉刚的不妥言辞。
由此可见在外界一声声的夸赞当中,李玉刚好像渐渐失去了自我,甚至最后不分场合,没有丝毫立场的公然代表梅派向广大观众问好。
要知道当时真正的梅派传承人梅葆玖先生正坐在台下,此种行为已经不能算是“喧宾夺主”了,而更多的则是李玉刚目中无人,公然染指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梅葆玖先生与李玉刚的恩怨就此结下,通过这件事也让很多人看到了梅葆玖先生的立场,显然在事情发生以后,对李玉刚批判的声音越来越多了。
而这件事情造成的直接后果,则是李玉刚痛失了很多表演机会,这并不能称之为梅派对其进行的报复,更多的只是他自己目中无人而应得的代价。
眼见着自己事业逐渐跌入谷底的李玉刚,便想着跟梅葆玖先生致歉,甚至还找到了德高望重的艺术家王昆做中间人,但也只是希望将自己所写的一封信由他进行转交而已。
毕竟“解铃还须系铃人”,王昆本想着让李玉刚自己去找梅葆玖登门道歉,以示诚意,可不料李玉刚转头就将这件事抛之脑后了,并未做出致歉的行为。
2016年4月25日,京剧大师梅葆玖因病永远离开了人世,他不仅对梅派艺术做出了卓绝贡献,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服务了一生。
可就是这么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哪怕在国外也深受大家钦佩的一位人物,临终之前也没有得到李玉刚的致歉,貌似他并不认为自己之前的做法是狂妄自大的行为。
但在整件事情的背后可以看出,梅葆玖先生自始至终都没有鄙薄李玉刚的意思,反而只是在为自己挣一个事实而已,毕竟艺术是纯粹的,它不应该被庸俗化来哗众取宠。
无论李玉刚的种种做法是不是有意,但影响到的不只是他自己,还有梅派以及梅葆玖先生的尊严,或许也正是因为最后他没能将“对不起”三个字说出口,所以才成了“跳梁小丑”般的存在。
可无论什么时候,一些德艺双馨的老一辈艺术家都是值得人们去尊敬的,尤其是在这个浮华的年代,国人更应该扛起文化的大旗,而非利用艺术的价值。
什么玩意🌚🌚🌚找骂吧🌂👀
不男不女,这就是某些人口眼中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