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砸了30亿的《封神2》居然被观众骂上热搜!
这不只是一部电影的失败,更是一次观众与导演之间深刻的信任危机。
导演乌尔善在路演现场遭遇了来自粉丝的猛烈质疑:“拍成这样对得起我们吗?”
这句话如同重锤,狠狠击中了导演的自尊心。
更扎心的是,这部号称“中国版指环王”的大片,上映10天票房才11亿,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在太原的路演会上,观众的热情几乎超出了预期。
一位年轻的妹子直接抢过话筒,毫不留情地开喷:“口碑烂成两截,导演你心里没数吗?”
台上的乌尔善顿时脸色苍白,台下观众则狂热鼓掌。
事后,这位女孩还发视频硬刚:“我花388买路演票,就跟买了烂货还要自费售后一样!”
这不仅仅是一场导演与观众的对话,更是一场对“艺术”与“商业”的深刻反思。
最遭殃的是殷郊——复活后竟顶着一颗蓝脑袋,网友们辛辣地调侃:“这是阿凡达串戏了?
还是蓝精灵变异了?”
连特效公司也忍不住连夜辟谣:“我们做了18个月,真不是外包4500块搞的!”
在这个全民都在追求真实和完美的时代,乌尔善的回应也显得无比苍白。
他赶紧滑跪:“看到差评我贼难受,都怪我们能力不够!”
转头却开始画大饼:“《封神3》神仙打架更炸裂,保证让大家爽到!”
然而,观众的心已经不在这部片子上。
一位观众的反馈直接阐释了问题的核心:“《封神1》还能吹质子团腹肌,《封神2》只剩五毛特效和恋爱脑!”
姬发在战场上与邓婵玉眉来眼去,关键时刻的犹豫与放水被观众戏称为“商朝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血淋淋的数据摆在眼前,《封神1》狂揽27亿,而《封神2》却被预测票房仅为12亿,连成本零头都没赚回来。
这数字令人感到震惊,三部曲总成本达到30亿,按这个架势,第三部得卖60亿才能回血——这样疯狂的数字,现如今只有《哪吒2》做到过。
投资方北京文化的股票直接跌停,股民痛心不已:“还以为能靠封神翻身,结果又被割韭菜!”
乌尔善并不是第一个“听劝”的导演。
《仙台有树》在改剧情后并未迎来转机,《长相思》则选择了开放剪辑,但数据证明:光靠讨好粉丝是救不了烂片的。
反观《哪吒2》,人家全球狂卷95亿,靠的是真正的炸裂特效和颠覆性的故事改编。
业内人士也指出:“把殷郊整成蓝精灵说是艺术表达,姬发打仗谈恋爱说是人性挣扎——观众要的是酣畅淋漓的神话大片,不是四不像的缝合怪!”
当乌尔善还在苦苦求观众“再信我一次”时,《哪吒2》早已脚踩《复联》,拳打迪士尼。
事实证明,观众愿意为好故事掏钱,但不想为导演的“艺术坚持”买单。
所以,与其一味地哭诉“能力不足”,不如好好思考:11年磨一剑的封神宇宙,怎么就干不过一个踩风火轮的熊孩子?
你是什么观点呢?
欢迎在评论区交出你的态度。
结语在网络时代,观众的声音愈发强大。
这不仅是对一部电影的评价,更是对整个行业的一次警示。
如果不认真聆听观众的心声,终将无人问津。
不只是你能力不足,还有你的屁股长歪了。
别了谢谢让我知道中国电影电视剧啊=垃圾。权利去搜搜多少钱一集一季。听说也就一季1亿美还是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