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共读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美国]J.D.塞林格 译者:施咸荣)
这是比尔·盖茨最爱的一本书,他说:
“我直到13岁时才开始读《麦田里的守望者》,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说这是我最爱的一本书。这本书充满智慧。它承认年轻人有些迷茫,但对于事情也会有睿智的看法,而且能看到成年人所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我一直很喜欢这本书。”
《纽约时报》也曾高度评价:
“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
1951年,美国作家塞林格出版了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如同书中的叛逆少年霍尔顿一样,也不爱学习。
小说从出版前到问世后,一直饱受争议,甚至很长时间内被列为禁书。
如今,它早被奉为经典之作,但是依然有许多质疑的声音。
书中充斥着骂骂咧咧的脏话,称呼前也都加上了“老”字,因此有人认为庸俗。
经典还是庸俗,需要您读过之后,自己评判。
01离开时,希望心中有数去年圣诞节前,霍尔顿经历了一段荒唐生活。
后来,他因病离家休养,便将来龙去脉告诉了经常来探望他的哥哥D.B.。
D.B.以前只是一个经济拮据的普通作家,写了一本霍尔顿喜欢得要命的小说。
现在他进了好莱坞写电影剧本,瞬间阔绰起来,可是霍尔顿讨厌电影,连提都不想提。
霍尔顿是初中生,就读于享有盛誉的贵族学校潘西中学。
那天是星期六,潘西正和其它中学比赛橄榄球,全校的人几乎都在球场上。
但是霍尔顿没去看球赛,因为他刚跟击剑队从纽约回来。
他们一早出发去纽约比赛,他是学校击剑队的领队,却把比赛用剑及装备全都落在了地铁上。
因此,比赛未能比成,大家一肚子火,谁都不想理他。
另外,他要去跟历史老师斯宾塞告别,斯宾塞留了条子希望见他一次。
因为五门功课有四门不及格,只有英语及格,他被学校开除了。
他流连不去的根本原因,是想跟学校悄悄告别。
“我不在乎是悲伤的离别还是不痛快的离别,只要是离开一个地方,我总希望离开的时候自己心中有数。”
02他想帮他,但相距甚远斯宾塞夫妇七十来岁,但是自得其乐,傻里傻气,买了一条破旧的毯子都会高兴得要命。
霍尔顿敲门进去,斯宾塞正用那条破毯子将身体裹得严严实实的。
他穿着破烂不堪的旧睡袍,露出瘦骨嶙峋的身体,房间里弥漫着刺鼻的药水味儿。
他赞同人生是场球赛,大家都得按照规则进行比赛。
霍尔顿嘴上附和,心里却想:
“屁的球赛。对某些人说是球赛。你要是参加了实力雄厚的那一边,那倒可以说是场球赛,不错——我愿意承认这一点。可你要是参加了另外那一边,一点实力也没有,那么还赛得了什么球?什么也赛不成。根本谈不上什么球赛。”
这已是他第四次换学校了,他没敢写信告诉父母。
16岁的他,身高高于同龄人,头上还有白发,举止却像13岁般幼稚,词汇量也贫瘠得如同沙漠。
斯宾塞称赞霍尔顿的父母为“再好没有的人”,霍尔顿听得心里作呕,完全是假模假式。
斯宾塞找出霍尔顿的历史试卷,念他的答案,霍尔顿羞得无地自容。
斯宾塞为霍尔顿的前途深深担忧,很想帮他,可是霍尔顿无动于衷。
霍尔顿觉得,他俩相距太远,一个在南极,一个在北极。
03你疼得龇牙咧嘴,他乐得哈哈大笑霍尔顿回到以校友命名的新宿舍。
靠做殡葬业大发横财的校友奥森贝格给师生做过演讲,讲了10个钟头,50来个粗俗笑话,全是假模假式。
大家都去看球赛了,他悠然自得地拿出书来看。
他看书不少,但最喜爱的作家是哥哥D.B.。
他认为:
“真正有意思的是那样一种书,你读完后,很希望写这书的作家是你极要好的朋友,你只要高兴,随时都可以打电话给他。”
他宁愿打电话给写《还乡》的哈代,而不是写《人生的枷锁》的毛姆。
刚看几页,隔壁的阿克莱就进来了,他一天总要闯进来找他85回。
他几乎哪儿都不去,性格古怪。
从不刷牙,牙齿脏得像长着苔藓似的,而且满脸粉刺。
他像往常一样在房间蹓跶,随意翻看东西,不物归原处。
光线被他挡得死死的,霍尔顿只好扔了书。
他要借剪刀,霍尔顿已经收好了,只好去壁橱取。
偏偏网球拍掉下来,砸到头上,霍尔顿疼得龇牙咧嘴,他却乐得哈哈大笑。
不管霍尔顿怎么提醒,他依然将指甲剪得满地都是。
直到室友斯特拉德莱塔匆忙回来,他才仓促离开。
高中生斯特拉德莱塔进门就借上衣去约会,尽管体重超过霍尔顿一倍。
04霍尔顿已经是第三次退学了,但他并不难过。
老师斯宾塞的劝诫如同对牛弹琴,没有激起他心中的任何浪花。
同学阿克莱不仅邋里邋遢,而且自私自利。
在斯宾塞看来,一切都假模假式,老师、同学、校友,甚至包括父母和哥哥。
亲人的关心、老师的善意,都成了虚情假意。
他看不惯学校的一切,自己又缺乏责任心,学习不努力,作为击剑队领队,又不负责任地遗失了所有比赛用具,导致比赛没比成。
生活中,也不乏这类对他人牢骚满腹,对自己毫无要求的人。
你的世界是美好还是丑陋,常常取决于你看世界的方式。
玫瑰虽美,但是有刺。你若盯着刺,自然欣赏不了它的美丽。
斯特拉德莱塔约会的女朋友会是谁?和霍尔顿有怎样的瓜葛?
敬请期待明天的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