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节,吃过了粽子,感受了盛夏的炎热。突然脑子里闪出了一个想法,如果端午节没有了粽子、中秋节没有了月饼,我们又该如何度过这两个节日呢?
食物早已成为了节日的符号
几千年来,中国人之间最爱的打招呼的口头禅就是:吃了吗?我们也常以民以食为天,来表达我们对食物的重视程度。因为对于我们这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来说,埋进地里刨食早已成为了生活的日常。
所以理所当然的,食物也作为一个重要的主角出现在了各式各样的节日中。例如:春节我们吃饺子、元宵节我们吃汤圆、清明节我们吃青团、端午节我们吃粽子、中秋节我们吃月饼······这些从某年的某一天开始便一直流传了下来;如果有一天突然失去了这些食物,那么这些节日的意义必将大打折扣。
新的时代各种食物再次丰富了节日的内涵
如果你问一个人: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那么他大概率是无法回答出来的,但是如果你问他端午节吃什么,他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吃粽子。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各种节日的诸多活动、日期等等早已不是那么的重要,而唯一不变的就是吃,它超过了以往,完全撑起了一个节日的整个内容。
当然,我们也不甘于停留在古人创造的手艺里,而是大踏步的发挥着新时代的创造性,开发出了很多“传统食物之黑道料理”;就好像粽子一样,纯糯米的粽子太过单挑,人们将其于辣条、小龙虾、蔬菜、甚至是水果加入到其中,既可以吃到传统的味道,又可以品出新式的风味。
而因为这种百变的形式和味道,一个传统的节日,反而不在那么古板,而是充满活力,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当然传统的食物,如果加上华丽的外包装,确实可以立即将“高、大、上”淋漓的展现出来,但是总是让人们感觉不太对劲,所以味道创新就可以了,针对外包装上的创新适可而止即可。
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美食会永远的与节日同在,因为美食我们也会更加喜爱这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