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影界,有这样一位演员,他的名字也许不是家喻户晓,但他的脸庞却深深烙印在无数观众的记忆中。
他就是国家一级演员牛犇。
晚年妻子离世、只有两个“异姓”儿子的他,85岁高龄时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将自己送进了养老院。
如今四年过去,89岁的他过得怎么样?
从孤儿到银幕新星
1935年9月,牛犇出生在天津,父母只是普通的农民,排行老6的牛犇,自懂事就知道家里并不富裕。
牛犇6岁那年,他父亲不幸患上了传染病,在那个贫穷年代,一旦生病等同于宣告死亡。
没有意外,没多久父亲就因为看不起病,撒手人寰,母亲也在不久后跟着父亲去了。
生活的重担突然落在了这个稚嫩的肩膀上,他只好哥哥妹妹相依为命,靠捡垃圾度日。
那些日子里,饥饿和寒冷是他们最常的伙伴。
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完全抛弃这个坚强的孩子。
他的哥哥在中电三厂找到了一份驾驶员的工作,全家得以搬到厂后院住。
虽然生活依旧艰苦,但至少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演艺之路
1945年,10岁的牛犇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
他被一位导演相中,出演电影《圣城记》。
对于牛犇来说,这是一次既陌生又兴奋的经历。
他对电影的理解非常简单,以为“演电影”不过是站在镜头前摆几个姿势,但很快他发现,事情远比想象中复杂。
在拍摄一场哭戏时,牛犇因年纪小,无法迅速进入情绪,眼泪迟迟流不下来。
这时,片中一位资深演员谢添走到他面前,伸手就打了他一巴掌,随后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得真的感到心里难受,观众才能信。”
这一巴掌让牛犇受了委屈,却也逼出了他的真情实感,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这一幕拍得十分成功,连导演都连连称赞。
为了奖励他,剧组每天多给他一个馒头。
那个馒头,对年幼的牛犇来说,不只是食物,更是一种认可和激励。
从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让人满意的演员。
1948年,13岁的牛犇在谢添的建议下,正式改名为“牛犇”。
“犇”由三个“牛”组成,寓意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从此,他带着这份寓意深远的名字,踏上了真正属于他的表演之路。
在这一年,牛犇出演了多部电影,包括《清宫秘史》和《火葬》。
虽然角色不大,但他始终认真对待每一个镜头,努力揣摩每一句台词。
他在片场观察资深演员如何演戏,也不断向导演请教。
渐渐地,牛犇的名字开始在影坛崭露头角。
每次完成一部作品,他都感觉自己向梦想又靠近了一步。
扎根上海
1953年,牛犇决定回到内地,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
当时的新中国电影事业刚刚起步,整个行业需要大量有经验的演员。
牛犇很快成为一名骨干力量,参演了《红色娘子军》《沙漠剿匪记》等电影。
在片场,牛犇对细节的执着令人印象深刻。
他可以为了一个表情反复练习,也会为了一个动作琢磨数日。
导演曾评价他说:“牛犇虽然年轻,但表演起来很有韧劲,他是真正热爱这份职业的人。”
正是凭借这份韧劲,他逐渐在电影圈站稳了脚跟。
1959年,24岁的牛犇在一场乒乓球比赛中结识了妻子王慧玲。
两人一见如故,慢慢从朋友发展为恋人。
婚后,他们的日子虽不富裕,但彼此扶持,共度难关。
牛犇忙于拍戏时,王慧玲默默在家中打点一切,为他解决后顾之忧。
两人先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跟他姓张,另一个跟妻子姓王。
在生活中,牛犇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常常用各种小惊喜逗乐妻子。
而王慧玲则温柔体贴,默默支持着他每一次事业上的选择。
他们的婚姻历经风雨却始终坚定,成为圈内一段佳话。
辉煌时刻
45岁时牛犇迎来了事业的高光时刻。
他在电影《牧马人》中饰演郭谝子,这个角色复杂而富有层次,对表演要求极高。
牛犇凭借精湛的演技,将角色的内心世界诠释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他也因此荣获金鸡奖和百花奖双料最佳男配角奖。
这一年,牛犇重新回到公众视野,成为影坛炙手可热的明星。
他却始终保持低调,坦言:“这些奖项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但我更看重未来的每一场戏。”
他也一直坚守本心的践行自己说过的话,一次拍戏时,牛犇不慎从驴背上摔下,受了重伤。
导演和工作人员都劝他,赶紧去医院治疗,但他却说自己一走就会耽误大家的拍摄进度,要先拍完自己的戏份才行。
又一次,他在拍戏时不慎跌入冰冷的池塘,摔断了骨头,但仍咬牙坚持完成了所有戏份。
即使到了80岁高龄,他依然亲自出演跳湖的桥段,坚决拒绝使用替身。
在《高中锋,矮教练》的拍摄中,牛犇冒险入黄河拍摄。
在《假大侠》的拍摄现场,他被狗咬伤,留下了13个牙印。
这些经历,无一不彰显着牛犇对演艺事业的执着和热爱。
这句话,他不仅说到了,更做到了。
他的敬业精神,成为了整个演艺界的标杆。
晚年的选择
2019年,牛犇的妻子王慧玲去世,这对他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两人相伴60年,早已形影不离,失去妻子的日子让他感到无比孤独。
然而,85岁的牛犇并没有选择向生活低头。
他主动搬进敬老院,过上了有规律的生活。
他每天坚持练习书法、定时散步,甚至还会参与节目录制,指导年轻演员。
与此同时,牛犇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
他默默资助了超过百名贫困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余热。
感动中国
2024年,牛犇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表彰他一生的贡献和成就。
评委会这样评价他:“他用一生诠释了演员的意义,也用善行回馈了社会。他是无数人心中的榜样。”
对于这样的殊荣,牛犇没有夸耀,只是淡然一笑,说:“这辈子走得不容易,但我问心无愧。”
永不落幕
牛犇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演员的传奇,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他的经历激励着无数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怀揣梦想,保持坚韧,就一定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这,或许就是牛犇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人生启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