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被引进中国初期:富裕的家庭不能多用,贫困的家庭更不敢用

粉樱语 2024-12-10 15:23:23

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电力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开启了电器应用的新时代。然而,当时的中国相对封闭落后,电力的引入被推迟了许久。

直到清光绪五年(1879年),英国殖民者在上海为迎接美国总统格兰特的到访,使用了一台小型发电机,这才让中国首次接触到了电力。随后的清光绪八年(1882年),英商在上海投资建造了中国内地的第一座电灯厂——乍浦电灯厂。

但遗憾的是,早期的电力供应权完全掌握在殖民者手中,电价也被他们肆意操纵。中国民众作为电力的消费者,却只能无奈接受这一现实,因为当时国内极度缺乏管理电力的专业人才。高昂的电费使得普通民众难以承受,电力的普及范围也十分有限。在广大的偏远农村地区,通电仍然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即便是在较为繁华的东南沿海城市,停电也是家常便饭。在这样的情况下,电灯这个本应给人们带来光明和便利的发明,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却成为了一种奢望。

于是,煤油灯这个曾经被电灯逐渐取代的照明工具,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在那个时代,煤油灯是每个家庭的必备品。为了节省开支,多数家庭选择自己动手制作煤油灯。

他们会利用废弃的墨水瓶或药瓶作为底座,在瓶中填满细沙以增加灯的稳定性。灯芯模具则用牙膏皮或白铁皮制作,最后用棉布条做成细细的灯芯。

就是这样,那些看似无用的旧物品,在人们的巧手下获得了新的生命。使用煤油灯的过程中,人们对煤油的珍惜体现得淋漓尽致。夏天的夜晚较为短暂,人们会尽量在白天完成工作,以减少对煤油的消耗。

而到了冬天,漫长的黑夜来临,人们总是等到屋里完全黑透了才会点燃那盏小小的煤油灯。孩子们在灯下认真地做作业,大人们则围着灯忙碌着家务。

由于灯芯细小,燃烧时的火光也仅有豆粒般大小。如果灯芯燃烧过久形成炭块,人们会立刻小心地挑开,以节省煤油。

为了保持灯的亮度,人们会定期仔细地擦拭灯罩,有时甚至需要花十几分钟才能将其清理干净。

灯随人走是那时人们夜生活的常态。如果有人需要去厨房或院子,他会小心翼翼地护着灯,生怕风将其吹灭,否则就得让其他人在黑暗中等待,重新点燃。

有些孩子不理解为什么不多点一盏灯,大人们只能无奈地解释:“孩子啊,咱得节俭着过日子啊。”在那清苦的生活中,人们学会了精打细算,努力让每一滴煤油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那淡淡的油味,在当时的人们心中,竟也成了一种奢侈的幸福。当时,煤油被称为“洋油”,供销商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分配,这也使得煤油在普通家庭中的地位显得格外重要。尽管生活清苦,但人们却容易满足。

在那微弱的光芒下,孩子们完成功课后,最喜欢的就是“影子游戏”。他们在灯下用双手变幻出各种手势,兔子、老鹰、狗等形象在墙上跳跃,仿佛是一场精彩的表演。

孩子们还会互相比赛,看谁的手影更逼真、更有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除了手影游戏,孩子们还会把捉到的萤火虫放进玻璃瓶里,然后将瓶子放在煤油灯旁。萤火虫的微光与煤油灯的灯光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孩子们看着瓶中的萤火虫,眼中充满了好奇和喜悦。当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煤油灯旁,温暖的灯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庞。孩子们在灯下嬉戏玩耍,欢声笑语让这个简陋的房间充满了生机。

大人们则一边做着手中的活计,一边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入神,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界。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逐渐富强起来,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电灯已经普及,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丰富多彩。那个曾经与煤油灯相伴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段珍贵回忆。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煤油灯虽然光线微弱,但它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欢乐和温暖。它见证了人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坚韧与乐观,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进步。

如今,我们享受着现代化的生活,但我们不应忘记那段过去,不应忘记煤油灯曾经带给我们的点点滴滴。它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提醒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激励我们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