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一米鲫鱼连杆,有时候鱼就“躲”在你脚下!

雅美好的青评养护 2024-12-18 09:16:45

钓鱼分为野钓和窝钓,从字面上看,这两种方法就能看出一些道理。

野钓就有些像我们常说的“盲打”,钓手并不知道这片水域能够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收获,究竟能够钓上什么鱼。

窝钓就像是一个炮烙,一炕一窝,坐等天上掉馅饼,突然就有令人兴奋的收获。

但是窝钓也有可能是经费重点扶持的内容,产出多少与投入多少成正比,所以这两者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是各有各的乐趣所在。

不过下面我要讲的内容和这两者都没有关系,因为这段经历是在野钓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内容也和钓远、钓近有关。

钓远还是钓近。

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这话放在钓鱼上面也成立,但是单靠这一招,征服不了所有的水域环境。

因为环境条件不同,气候天气发生变化,导致鱼类的生存状态变得不同,这就不得不发生变化。

在各种文献资料以及各大钓鱼论坛中,写有曲目繁多的方法论,保证王道必然获得丰硕的渔获,但是往往这时人们发现,这些方法论在实际应用中却无法得到预想中的效果。

其实我觉得用不好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这并不是适合自己最佳的方法,二是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和他人所处的环境条件有所差异。

环境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又有很多是固定的,例如天气和温度,这是每天都会存在并且是变化性较大的因素;

还有一些是相对固定,但是会深化到一定要求的,例如水域环境状态,鱼类都喜欢在水域环境中生存,它们最偏爱的是水域较深且源源不断流动的水。

所以我们需要将这些影响因素细化下来,然后逐一寻找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那么就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听过有人把钓远和钓近作为争论点,这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

而且还是当时争论得最激烈的时候。

由于这段时间正值秋冬季节,有不少人选择在下午或者是傍晚去下竿,那么由于日出而息,这种情况肯定会发生,在这个时候鲫鱼们就开始聚集成群上下浮动。

所以当时有不少人对“钓深”和“冰浅”两个问题进行交锋,由于这场较量持续了很长时间,而且没有达成统一,共同认可定,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想成就它们将会更大。

也就是从那之后,我开始重新考虑这两个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从这场比赛开始,我不仅会考虑这两个问题,还会想到更多的问题。

一个最大的疑问就是:鲫鱼到底更适合生活在哪一种水域环境中?

也就是深水和浅水的争论一直没有休止过。

我当时也考虑过这样的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鲫鱼毕竟是淡水鱼,而淡水鱼相对来说更偏向于生活在近海区域一些,因此我认为鲫鱼更适合生活在较浅的盐水区域。

所以我认为现阶段最适合鲫鱼生活的是较浅的淡水区域,我认为这一观点应该能够得到认可。

但是我想知道大家对于这一观点是否认可呢?

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呢?

欢迎和我交流。

跻身顶级钓鱼人。

众所周知,能够成为顶级钓鱼人的原因就是他们精湛的技术水平,但是实际上,他们更多的是具备敏锐而高超的观察能力,他们会尽力寻找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优势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不断加深研究内容。

他们对当前水域下鱼群游动情况进行了观察,甚至还研究了水流状态、流速、温度以及氧气含量等重要指标。

由此,我们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它之所以被称为“第一生产力”,绝不是空穴来风。

观察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在钓远和钓近这两个问题上,我们不能确定它们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观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我们是否能够通过观察确定其他问题的答案呢?

不久前,我接到了一条关于鲫鱼下竿位置的全新信息,这条信息让我感到好奇,并充满疑问。

于是我立即决定亲自去验证这一消息,并在实践中解决了我的疑惑。

这个消息告诉我:鲫鱼通常就在我的脚下。

我先进行了简单且系统性的思考:我先回忆过去,在我的记忆中,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然后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些经验,人们常常会说“水塘中央”、“三四米处”、“三五米处”等等指代方式,这些方式似乎都有着类似之处。

然后我进行了实体考察,我找了一片包含中央区域以及周边不少地方,甚至是离岸非常近的区域,并且观察了不同距离内均匀分布着的一些点位。

经过多次不同距离断线控制,根据不同点位处浮漂和轮收线数结果,我得出以下结论:我的脚下没有一条鱼,而其他地方都获得了收获。

安静才能致远。

回想一下,在我的脚下,大约距离岸边只有两根竿子的长度,再更远一点,就是更深一点,还有就是水流速度加快,还有其他因素综合考虑,都让我认为可能不会有多少鱼。

加上我的脚下还有杂物,导致这里不会有太多漂浮物聚集。

但最后实际结果却非如此,我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也让我感到非常惊喜。

之后,我还进行了多次尝试,只要条件允许,将竿子放在脚下,其结果都是一样的结局,大量的收获让我感到无比欣喜。

至于原因分析,因为我还没有进行详细调查,我只能做出一些初步假设以及推测,我发现水面上有许多水鸟、昆虫等在进行捕食活动,这可能会让鱼儿们更加活跃。

再然后,我发现周围的水草非常丰富,还有一些浮萍什么的,它们可能会遮挡住一些光线,也可能散发出特殊气味等等,总之,它们让鱼儿感到更加舒适。

还有一点是比较重要,但是也有可能被他人忽视那就是,在这样杂物丰富的地方,由于太多人们经过、搅动水流或者说太多物种活动等等,都使得这里显得更加热闹,所以让鱼儿认为这里是不少食物聚集之地,因此愿意常驻此处。

于是我对我的原先观点进行了推翻。

在当时情境下,深水、流水、杂物和食物兼具的地方更能够吸引鲫鱼常驻形成群体。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