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医改工作入选2024《中国卫生》年度健康十大新举措

太原日报 2024-12-27 07:21:34

日前,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指导,经专家筛选评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卫生》杂志社、健康报社主办的2024年度“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十大改革先锋”拟推介结果公示。其中,太原市“阳曲县:创新慢病综合防控,推进医疗健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选2024年度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

近年来,阳曲县持续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以县级医疗集团为依托,以医保按人头打包付费+DRG付费为动力,以早诊早防为抓手,多维度发力构建医防融合、健康服务新体系,打造出“五早两防+四师共管”的县域慢病管理新模式。

一、明确政府办医责任,做强县域医疗集团

完善政府“四级联动”体系,确保有能力管。阳曲县委、县政府积极厘清政府办医责任,明确要从政府管理机制方面入手,积极构筑政府主导、集团统管的医疗格局。通过制定符合县域实际的医改政策和兴医规划,明确了县域健康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坚持以阳曲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分管医疗卫生和医保工作,统筹协调县域医疗建设与资源配置,以最大的行政力量确保各级管理落实到位。

政府主导成立由阳曲县人民医院、10个乡镇卫生院、116个村卫生室组成的医疗集团。依托“六统一”模式实行集中管理,使得县域医疗资源实现了从“零散无序”到“集约高效”的优势整合。激发基层动力,打造了“村民健康自治小组”。以村委主导管理,村医提供专业指导,村民组建健康小组的形式,确保基层健康管理落到实处。将原先难以触及的乡村健康角落纳入管理体系,实现“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切实打造出了“政府主导力度强劲+县乡村民四级联动”的县域医疗管理新格局,确保了“有能力管”。

强化集团“名医提能”建设,确保有能力干。阳曲县委、县政府积极布局提出“136兴医规划”,依托阳曲县合力为医疗集团补短板、强弱项。大力支持引进北京301医院和山西省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成立阳曲县“名医工作室”。形成医院名医、名师、名家的核心人才方阵。自“名医工作室”成立以来,门诊诊疗3729人次、收治住院患者525人、手术治疗1156例、教学查房、业务培训、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等1954次。

同时,结合县域疾病谱与群众切身需求,分别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签署骨科医联体协议,与山西齿科医院、山西爱尔眼科医院签署专科联盟协议,安排专家定期坐诊,把太原市高水平诊疗送到阳曲县。通过专家定期下沉诊疗帮扶、授课指导、现场带教,有效推动了临床专科的优质化建设。在名医专家的帮助与医联体合作的推动下,阳曲县医疗集团各科室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9项345例,门诊人次、住院人数、三四级手术占比均实现稳步增长,全面提升了县域诊疗水平,确保了“有能力干”。

二、医保改革赋能发展,塑造慢病管理体系

紧抓医保改革契机,全面催化发展动力。从2017年正式投入医改浪潮开始,阳曲县对县域医疗一体化改革的探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各级政府对改革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将阳曲县作为医保“双打包”付费改革工作试点县。太原市医保中心明确了医保基金“总额预付、结余留用”的原则,通过医保基金的激励与约束,促进医疗机构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作为太原市唯一一个省级试点,阳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深入思考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核心逻辑,坚持高位推动,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完成医保总额测算。为将管理落实到位,指导县医疗集团成立医保打包付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医保打包付费各项工作。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促使县域诊疗观念实现了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的转变,要求阳曲县医疗集团必须不断提升诊疗能力,满足百姓健康需求,让群众少得病,少得急危重症。集团依托医保基金结余留用政策,制定了医保结余资金分配方案。将2023年度医保基金打包付费结余的293.56万元,依靠集团分配机制,全部分发给县乡村医务人员,显著激发了各级工作者的积极性,为改革赋予了强劲动力。

为使县域诊疗服务能力的发展更契合百姓需求,医保分析专班每月定期与医保局对接县域内外就诊数据并进行分析。明确域外就诊排名靠前的病种,梳理出县域疾病谱。从数据角度为医疗集团提升诊疗能力指明了方向,促使县医疗集团走出一条“义诊筛查防早发,五早两防控慢病”的发展新路。

依托精细管理体系,擘画慢病服务格局。依托“四级联动”的管理体系与“名医引领”的诊疗能力,阳曲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医疗改革探索,积极布局符合县域实际的“早诊早防”慢病管理体系。

在源头上,以两个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契机,积极开展慢性病筛查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筛查99765人。依托广州实验室项目,针对县域18岁以上人群开展了慢阻肺筛查及早癌人群管理行动,截至目前共完成筛查19685例。管理团队定期对患者进行量表随访及患者教育,更新患者指标数据,及时进行诊疗干预。确保患者在早发阶段能够得到妥善管理诊治,避免病情恶化,真正在源头上为群众健康上了一道保险。

在管理上,引入县乡一体化“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在系统中形成村医—乡医—县医—分管院长的监管权限架构。依托“慢病管理数字化中心”实时监测县域慢病在管人数、未纳入管理原因、人员慢病指标情况等。依托系统的大数据,对慢病筛查结果、管理效果等进行多维度分析,服务于县域慢性病防控决策,为慢病管理提供更加精准的策略支持。

在体系上,积极推行“五早+两防”模式。其中,“五早”是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早管理”。“两防”一是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健康宣教、生活干预等“防致病”。二是通过对患者实行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防大病”。

在服务上,严格落实“四师共管”模式。阳曲县人民医院专科医师负责并发症医疗诊治,临床护师负责自治小组健康指导,卫生院全科医师负责提供医疗干预,乡村医师负责日常随访随诊等。同时,依托集团智医助理全面落实“慢病AI辅诊”,提升了村医的诊断效率和诊断能力。“四师”共同发力,围绕疑似遴选、健康评估、随访等7个环节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形成具有阳曲特色的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三、管理水平持续精进,群众健康显著提升

在强管理、提能力、激活力、控慢病的一系列积极举措支持下,阳曲县构筑了独具特色的医防融合、健康服务新体系,并依托优质化的慢病管理,创造了县域医疗的显著成果。

疾病控制持续向好。通过精细化的慢病管理,阳曲县目前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6.17%。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由2019年的76.27%,提高到2023年的82.18%,再到2024年的85.17%。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由2019年的70.22%,提高到2023年的77.48%,再到2024年的79.62%。糖尿病控制率达到60.22%,高血压控制率达到74.93%,各项数据均远高于山西省太原市平均水平。

诊疗费用合理降低。集团积极推行“一号管三天”和“0元惠民号”等惠民政策,2024年累计受益4万余人次。同时,积极落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为患者节省费用8万余元。在一系列惠民服务的加持下,2024年前三季度,阳曲县人民医院门诊次均费用191.49元/人次,较2023年同期减少24.85元/每人次,降幅11.48%;出院患者次均费用5388.8元,较2023年同期每出院人次减少469.97元,降幅8.02%。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省了医保费用。

医护人员收入逐步改善。阳曲县人民医院依托绩效工分制改革,绩效分配向一线科室医护人员倾斜,医护人员薪资增长9.71%,医技人员薪资增长9.21%。通过调整村医基本薪酬结构,以及医保结余资金再分配,乡村医生人均收入较改革前提高33%,对一线医护人员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

县域内就诊人次显著提升。2024年截至第三季度,城乡居民医保域内就诊人次提升23.8%,使用统筹基金9073.71万元,占总统筹的64.79%;职工医保域内就诊人次提升6.86%,使用统筹基金2905.82万元,占总统筹的68.17%。外地患者赴阳曲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人数增加265人,同比增长192%。赴阳曲县人民医院住院人数增加215人,同比增长194%。

阳曲县以融合式改革为医疗发展赋能,以创新式慢病管理为群众健康护航,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改革样本。下一步,阳曲县将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慢性病管理模式,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努力建设“健康阳曲”,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可及的医疗服务,为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而不懈奋斗。

来源:太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