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害惨女同学的大猩猩夏特克,为何会对人产生“爱情”?

掘密探索家 2024-09-27 21:58:52

文/掘密探索家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源,具体资料赘述文章结尾)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个美国的自然科学家决定把一只公猩猩当作人类养育长大,不仅如此,她还要把这只猩猩送到大学里去!

那么进入大学之后这个“新人类”有什么变化吗?它后来怎么样了呢?

猩猩被人类学家当人养育

根据上游新闻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只猩猩的传奇“人生”,以及后来他怎么样了。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一间专门研究灵长类动物的地方,诞生了一只特别的红毛猩猩,名叫夏特克。

因为它和人类的DNA非常接近,相似度接近百分之百,所以它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了田纳西大学。

田纳西大学的人类学家们对夏特克很感兴趣,他们想通过研究夏特克来解答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人类的行为,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习来的呢?”

为了这个研究,人类学家琳恩决定亲自抚养和教育夏特克,她对待夏特克就像对待自己的小宝宝一样,她倾注了全部的爱和耐心,教夏特克各种东西。

而这个小家伙也非常聪慧,它很快就学会了手语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种手语可以帮助它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比如它想要什么食物、玩具等等。

只用了短短的两个礼拜,夏特克就已经能够用手语表达十多种不同的东西了,这简直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

而琳恩和夏特克之间的这种特殊关系,让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惊讶和感动,他们就像是一对真正的母子,彼此依赖,彼此关爱。

进入大学开始上课

而这个特别的小家伙,在它的“妈妈”的精心抚养下茁壮成长,随着它的智慧日益显现,琳恩决定给它一个更大的挑战——让它像人类一样,深入体验大学校园生活。

夏特克不仅参加了各种社交活动,还像真正的大学生那样融入了集体,赢得了同学们的心,学校也特别认可了它的“学生”身份,这让它成为了校园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每到学期末,这个进入大学的“新人类”都会面临一场特别的考试,这场考试不是用笔和纸,而是用它的手语来表达对物件的认知、颜色的辨认以及工具的使用。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新人类”从未在这些考试中失手,它总是能准确无误地完成考试中的任务。

而它的出色表现不仅让它的名字出现在了学校的毕业年鉴中,更让人们看到了动物学习与适应能力的无限可能。

它的“妈妈”还巧妙地培养了夏特克的“金钱”观念,她用小铁环作为“货币”,让夏特克学会用它们来交换玩具。

这个过程中,夏特克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智商和理解力,它学会了通过努力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琳恩的这项研究不仅让人们对红毛猩猩的智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更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行为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后天学习。

试图攻击女同学,命运发生改变

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流逝,夏特克与人类之间那份温馨而特殊的情谊,却因一次意外事件而骤然破裂。

一名女学生声称夏特克试图袭击她,从小一手带大夏洛克的琳恩完全不能相信,所以琳恩极力为夏特克辩护。

她坚信这只是一个误会,她认为可能是夏特克在争夺食物时因体型和力量优势而不慎造成的误伤,但社会的舆论并未站在她这边。

主流的声音不再信任夏特克,年仅9岁的它被迫离开了充满爱与自由的大学校园,回到了那个它最初诞生的动物研究中心。

在研究中心,夏特克的命运急转直下,它被贴上了“攻击性动物”的标签,失去了往日的尊严和自由,被囚禁在一个冰冷的铁笼之中。

在夏特克记忆里那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空间已经消失不见,如今眼前只有狭小而密闭的空间,夏特克只能孤独地面对四壁。

每当琳恩带着心痛的心情前来探望时,夏特克总是急切地用手语表达着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我想出去玩”,“我想吃冰激凌”,然而,琳恩的无奈与心痛,却无法改变夏特克被囚禁的现实。

转机出现在1997年,亚特兰大动物园向夏特克伸出了援手,愿意为它提供一个新家,在离开研究中心之前,琳恩问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你如何看待自己?是猩猩还是人类?”

夏特克用手语给出了一个令人动容的答案:“我既是猩猩,也是人类。”这句话不仅展现了夏特克对自己身份的独特认知,也透露出它在人类与猩猩世界之间的挣扎与融合。

然而,在亚特兰大动物园的新生活中,夏特克并未能完全摆脱孤独和抑郁的阴影,虽然它不再被囚禁在笼子里,但与其他猩猩的交流并不顺畅。

这个特别的家伙认为自己虽然身体是猩猩,但灵魂却更接近人类,这种独特的自我认知让它难以融入猩猩的群体。

同时,由于无法与人类自由交流,夏特克身边也缺乏了熟悉和理解它的朋友,这种致命的孤独感逐渐侵蚀着它的心灵,让夏特克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之中。

这个猩猩后来怎么样了

在2017年8月9日中国新闻网发布的一篇新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夏特克的现状。

夏特克,这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上过大学的红毛猩猩,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夏特克因为心脏问题,在亚特兰大动物园接受了治疗,但遗憾的是,关于它真正的离世原因,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想象一下,夏特克的一生是多么不平凡,它不仅仅是红毛猩猩,还是一名“大学生”,与人类世界有着深厚的联系。

然而,这样一位特殊的朋友,却在被人类囚禁了漫长的30年后,因为孤独和抑郁,结束了它的生命。

在夏特克生命的尾声,它心中最温柔的愿望竟是能够再吃上一口童年时品尝过的冰淇淋,那个味道,或许对它来说,是自由、是快乐、是与人类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的缩影,但遗憾的是,这个简单的愿望最终也没能实现。

更令人心痛的是,夏特克用它的手语,向这个世界传达了它的最后一个信息——“伤害”,这个词,不仅是对它自身遭遇的控诉,也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深刻反思。

它提醒我们,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而我们对它们的伤害,最终也会以某种方式反噬到我们自己身上。

如何看待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关系?

人类和动物在地球上紧密相连,就像齿轮般咬合在一起,相互依赖。动物们不仅是自然界的魔术师,帮忙传播种子、控制害虫,维护地球生态的平稳运转。

它们也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伙伴,提供食物、衣物,有时还是得力助手,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让我们明白: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还有我们共同的家园。

现在,人们更加关注动物的感受了,我们知道,它们会疼、会乐,和我们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

所以,无论是饲养、研究还是娱乐,我们都应该温柔以待,用更人道的方式与它们相处,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此外,动物还是我们文化中的闪亮明星,从文学作品到艺术画作,再到宗教信仰,处处都有它们的身影。

它们不仅是大自然的成员,更是我们情感的寄托和象征,如今,有些动物在经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尽管人类和动物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它们之间的本质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生理结构、行为习性、认知能力等多个方面。

但我们也清楚,人类和动物之间存在差异,我们尊重这些不同,理解并接纳它们的独特性,不会强加我们的想法给它们。

为了实现人类与动物的和谐共处,我们得一起行动,保护野生动物,让它们有足够的家园;推动可持续的农业和畜牧业,减少对动物的伤害。

提高大家对动物福利的认识;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解决全球性的动物保护问题,这样,我们才能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地球。

参考资料:

上游新闻——唯一“上过大学”的红毛猩猩离世:能用手语交流

中国新闻网——美亚特兰大动物园39岁公猩猩辞世 会用手语沟通

0 阅读:54

掘密探索家

简介:关注我,一起探索更多神秘与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