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一年后,说说对增程车的感受。

王翰飞说车 2025-03-20 14:34:08

增程车这玩意儿,说实话我之前也是一知半解,就觉得是个能发电的东西,没电了就用它,挺好使。但是开了一年多才发现,哎呀妈呀,原来我用错了,这玩意儿可有讲究了。

买这辆问界M7纯属意外,本来想买特斯拉Y来着,结果阴差阳错就买了这个。一开始还挺纳闷,这增程器到底是干啥用的,4S店那小伙子也说不清楚,就说能解决续航问题。我寻思这不就是个发电机嘛,没电了就开呗。结果开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么用可不对劲。

电池电量低的时候,就算开了增程器,动力也不咋地。我记得有一次,电量剩20%左右,开了增程器,感觉车跑得跟蜗牛似的,一点劲都使不上来。这可把我给愁坏了,心想这增程器不是应该解决续航问题吗,怎么还解决不了动力问题呢

后来我琢磨着,要是增程器就是为了解决没电的问题,那干脆多装点电池得了,反正增程器也占地方。纯电续航肯定比现在这样强,也不用担心动力不够用了。但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这么简单的道理,那些造车的工程师能想不到吗

开了两万多公里之后,我才算是开窍了。增程器确实是用来解决续航问题的,但不是没电时候的续航,而是电量充足时候的续航。这话听着有点绕,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你不能等电量快没了才开增程器,而是应该在电量还很足的时候就开。

我现在的用法是这样的,只要单次行程超过50公里,我就用燃油模式。这个模式下,电量低于60%就会自动开启增程器。而且我尽量保持电量在60%以上。你可能会问,这不是浪费电吗其实恰恰相反,这才是最省电省油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开车,你会发现油耗基本在5升以内,电耗15度以内。通过能量回收图,你能清楚地看到,电池和增程器是在相互配合的,不会一直持续用电或者发电。这就像两个人轮流干活,谁也不会太累,效率反而更高。

所以,有增程车的朋友们,千万别等到没电的时候才想起开增程器。正确的做法是,在电量还很充足的时候就开。这样增程器和电池都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既省油又省电。

我现在开这辆M7,心里一点负担都没有。我甚至觉得我就是在开油车,不用担心电量,也不用担心油耗。但同时,我还能享受到电车那种安静平顺的驾驶感。这种智能化的体验,真的是让人欲罢不能。

有人可能会说,增程车只是个过渡产品,纯电技术成熟了就没用了。但我觉得,这种说法有点片面。增程车的优势在于,它既有电动车的优点,又解决了纯电车的痛点。它不仅仅是解决了续航焦虑,更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用车体验。

想想看,你有一辆车,市区里可以用纯电模式,安静无污染。长途的时候,你又可以像开油车一样,不用担心充电的问题。这不是两全其美吗而且,增程技术还在不断进步,未来的表现可能会更加出色。

说实话,我觉得很多人对增程车的误解,主要是因为不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就像我一开始那样,总觉得增程器就是个应急发电机。其实不然,增程器是需要和电池配合使用的,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我建议厂商应该多做些宣传教育,让消费者了解增程车的正确使用方法。不然的话,很多人可能会像我一样,用了很久才发现自己用错了方法。这样不仅影响了用车体验,也可能会影响增程车的市场表现。

其实我觉得,增程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说,未来的增程器可能会采用更清洁的能源,像是生物燃料什么的。这样一来,增程车的环保性能就会更上一层楼。

还有,智能化调节系统也可能会进一步优化增程器和电池的协同效果。现在已经很不错了,但我相信未来会更好。说不定到时候,增程车就不仅仅是个过渡产品,而是一种主流的车型选择了。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增程车的未来。我个人是很看好的,觉得它既解决了纯电车的问题,又保留了传统燃油车的优势。但是也有人说,等纯电技术再发展几年,增程车就没市场了。

这个问题确实挺复杂的,涉及到技术发展、市场需求、政策导向等多个方面。我觉得,短期内增程车肯定还是有市场的。至于长期如何,可能还要看纯电技术的进步速度,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用户体验才是最关键的。就拿我自己来说,用了增程车之后,我是真的觉得很方便。市区里跑跑,用纯电模式安静无污染。要是出远门,就用燃油模式,不用担心找充电桩的问题。

而且,增程车的驾驶感受真的很棒。电动机的瞬时扭矩让加速特别轻快,再加上车内噪音小,开起来特别舒服。这种体验,是传统燃油车很难比的。所以我觉得,只要用户体验好,增程车就有市场。

1 阅读:370
评论列表
  • 2025-03-26 12:36

    增程咋就是轮流干活?他始终是电机干活,所谓的增程器就像是另一个人把能量递给干活那个人一样。增程模式等于是两个人在干活,但只有一个人干的活真正出力。能实现两个人出力的是插混

王翰飞说车

简介:王翰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