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风景优美,自太古时期开始是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的沉陷带,直至三叠纪时期因为印之燕山运动后,长期的隆起、剥蚀夷平多次陆变活动而形成的一条山脉。地形复杂程度可想而知。不仅如此,哀牢山的常年磁场异常、天气变化多端,深山腹地中的原始森林一级禁区,让许多探险者就算冒着生命危险,也想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所以哀牢山也被誉为“藏在迷雾中的西南古文明”
哀牢国是否真的存在过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傣族的史籍中记载“达光王国”就是傣族的先民。他们在怒江至澜沧江流域建立的部落联盟国家,达光王国最早与汉朝有接触的国王叫哀牢,也因此汉史就把达光王国称之为哀牢国。
它的历史背景最早在《后汉书》中有所见:哀牢国以农耕、青铜文化著称,部落擅长纺织,与滇国、夜郎并称为西南三大政权。公元69年(东汉永平十二年)哀牢国在鼎盛时期,可达到77个部落,5万于户55万人之多。后来,哀牢王带领这些部落的族群归附汉朝。之后的相处过程中,哀牢皇室成员与汉朝的官员因为政治原因产生一些矛盾,哀牢王起兵反汉。但遗憾的是,哀牢王在次年就被斩首了,剩下的残余势力开始往西边迁移到了怒江,从此哀牢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让人不解的是,哀牢王被斩首那剩余的族群呢?难道也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吗?对这部分的解释目前有两种:有学者认为哀牢国的突然消失,是在与汉朝打仗的途中兵败导致被灭国。但这种说法有待考证,原因就是如果是突然消失,那么应该有大规模的遗址痕迹,可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可以证明属于哀牢国都城的考古证据呢。
也有人认为,有剩余的族群向南迁移至东南亚,演变为泰北,缅甸的早期族群,现在的基因学表明,傣族、佤族可能与哀牢人存在亲缘关系。理由是《后汉书》中记载哀牢国盛产铜、铁、铅、锡、黄金、光柱、琥珀翡翠等等。在滇池区域的青铜文化与哀牢国的青铜鼓存在相似之处。所以这一部分人认为,哀牢国并没有消失,只是与当时其他的部落族群交融在一起生活了。
还有学者认为:哀牢国消失的原因是因为长期处于金石两用时代,并没有发展处属于自己部落的成熟文字体系以及政治制度。那么哀牢国消失的真正原因,你们觉得会是什么呢?
声明:文章图片素材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