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烟花爆竹污染环境,那集中收缴销毁,和民众分散燃放有区别吗?

Hi科普啦闪电哥 2025-02-19 16:14:43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2025年乙巳春节临近,今年春节和往年会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也许在这个春节,我们能在更多的地方能听见看见烟花爆竹和我们一起迎接春节的场面。

说到和烟花爆竹“久违相见”这个说法,都源于我国不少城市在2003年左右“自发”形成的一条名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禁燃令。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烟花爆竹逐渐退出了我们的视线。

对于为何会出台该项政策,各地说法均不一致,但大体离不开环境污染和人身安全两个方面。

烟花爆竹的是导致环境污染“罪魁祸首”吗?

其实我们现在在冬天常见的雾霾天气并非是烟花爆竹所致的,毕竟禁燃令实施这么多年,每到冬天出现的雾霾可怪不上烟花爆竹了。

雾霾的形成主要是可吸入有害颗粒物的过度地聚集,在气象扩散条件不好的冬季因为无法及时扩散而形成危害人体健康的气象灾害之一。

这些年,城市里的机动车每年呈几何倍数的增长,还有越来越多的轻工业工厂的燃料排放,这些成为了导致雾霾的主要元凶。

但烟花爆竹的燃放则会加剧雾霾天气的空气污染。烟花爆竹主要成分是火药,燃烧会产生大量含硫的有害气体。

春节期间的大量排放会急速加剧雾霾的形成,毕竟仅在“口罩”开放的第一年春节期间,中国人燃放烟花爆竹的火药量当时已经开打一年俄乌战场双方火力用量总合的四倍之多。

量变引起质变,短时间内巨大的用量让烟花爆竹不得不背上这个环境污染的这口锅。

还有就是无序运输储存及燃放会引起较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这玩意毕竟是火药,放到枪炮里就是可以杀人的东西。

即使在我国多个城市实施禁燃令的情况下,每年仍有不少因烟花爆竹存放或燃放时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

轻则留下永久性的伤痕,重则毙命,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也给烟花爆竹扣上了一副“不安全”标签的铐子。

在禁燃令实施的这二十多年时间里,很多人和执法部门每每到了过年的时就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你查我躲,你追我逃这种戏码已经数不胜数,执法部门也因此缴获了一定数量的烟花爆竹。

收缴的烟花如何处理?

作为禁燃令的执行标准来说,这些没收的烟花爆竹是不可能再次返还给被没收人的。对于这些危险品的处理方式,对于基层部门也是十分头大的。

尤其有些基层,在处理收缴的烟花爆竹方式上,存在着很多争议问题。

有的地方,大概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事,又没法像处理假冒伪劣商品那样用压路机一压了事。于是干脆把这些烟花堆放在空地上以燃放的形式销毁。

这就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了,原本收缴的目的就是怕污染空气,这下自己主动以燃放的形式销毁,那还真不如让普通人买回去放了呢。

这样做实际是没有任何教育和警示意义的,只是为了销毁而销毁。

还有的基层运输收缴的烟花爆竹时,将其随意堆放在车斗里,还横穿闹市区,这种暴露的做法会引发很多安全问题。譬如路过的行人一个烟头就可能引发堆放在一起的烟花造成人员伤亡。那这又和收缴为了安全的目的再次背道而驰了。

其实对于烟花爆竹禁止燃放的相关规定在2023年时已有所松动,全国数个城市的不少人大代表在传达群众意见的时候提出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也是古老的中华传承民俗之一,并建议在平时可以坚持实施禁燃令,但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点还是可以松动一些的。

因此不少城市在调研了市场相关需求后,都对禁燃令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很多城市把其改为限燃令。

在城市中特定的时间及划定的范围内,在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值守下燃放烟花爆竹来庆祝新年。

而在农村等偏远地段,一直都鲜少收到禁燃令的影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干燥少雨的冬季,尤其是农村等地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要注意防止因为燃放引起的火灾问题。

当然,我们在选购烟花爆竹的时候更要注意,尽量选择湖南等地大厂出品的烟花爆竹,对于小作坊临时生产的烟花我们一定要拒绝。毕竟里面火药的量和配比和我们燃放时的人身安全有很大关系。

0 阅读:129
评论列表
  • 2025-02-19 20:23

    区别是:咱花钱购买,人家喜庆燃放……[敲打][敲打][点赞][点赞]

Hi科普啦闪电哥

简介:Hi科普啦,每天科普一点,收获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