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允许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从任何地方控制对他们家的访问来减少这种大量的步入式盗窃。锁基本上充当传统的锁舌,由电子元件而不是人手驱动。它由四个主要电子部件组成:伺服电机,电位计,磁传感器(簧片开关)和NodeMCU ESP8266板。
磁传感器告诉用户他们的门是关闭还是打开。
电位计告诉用户他们的门是锁定还是关闭。
伺服电机通过3D打印轴转动锁舌。当门关闭时,如果门被解锁则会锁门,或者如果门被锁定则将门解锁。当门打开时,无论用户输入如何,伺服都不会转动。
ESP8266板就像系统的大脑。使用Arduino Programming IDE开发的代码,它连接到用户的智能手机,允许他们查看磁传感器和电位计的输出,并将输入发送到伺服电机。
前三个组件都通过电线和面包板连接到ESP8266。这允许他们从6V电源接收电源,并接收或发送输入到ESP8266。在系统的另一侧是用户的智能手机,它通过WiFi连接连接到ESP8266板。
智能手机使用一个界面应用程序,它由两个按钮组成,用于切换伺服和两个LED:一个用于显示门是否锁定,另一个用于显示门是否关闭。该应用程序通过父应用程序Blynk提供,允许用户创建应用程序以连接到他们的系统。这个应用程序与连接到他们门的锁系统相结合,允许用户监视和控制对他们家庭安全的最大威胁。
我们在测试GO-Lock时做了以下一般性观察:
当顺时针转动(解锁门)时,由于锁闩机构内部松弛,锁舌不会返回与门面完全齐平的位置。虽然不应该有太多问题。
30次测试(总共60次伺服转弯)后,车轴和伺服支架没有出现任何磨损迹象。
磁性开关具有半宽范围的检测功能; 当传感器和磁铁面对面时,不仅输出高值。
ESP8266与无线网络之间的连接可能会略有延迟,因为信号通常不稳定。
智能手机(Blynk)和ESP8266之间的连接是即时的。
在整个GO-Lock原型的编程,建模,构建和测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挫折,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大量更改。例如,用Blynk封装编码ESP8266的学习曲线非常高,花了将近一个月才完全理解和完成。但是,这些知识使我们能够快速更改系统的电子方面。
此外,我们对系统进行的一项重大改变是从可以自由旋转的伺服电机外壳切换到固定外壳,该外壳基本上像锁的门把手一样,其唯一目的是在操作时将伺服器固定到位。所有这些障碍和对我们项目的争论最终使我们能够以非常详细的方式对其进行改进,以便它能够以有效的方式执行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