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去世后儿子不让遗体过家门,让母亲钻墙洞,舅舅:畜生东西

正如历史说 2024-08-23 01:30:37

湖南农村老太辞世,大儿子将遗体空放家中两日,未得安息。

二儿子为避免“晦气”,竟拒让老母入葬,阻止其遗体途经家门。更让人气愤的是,二儿子甚至提出了在墙上开洞,让那个母亲“钻出”的离奇做法。

舅父闻讯而至,目睹此景,怒斥两子无情,如同畜生禽兽,强令二人跪于门外。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兄弟争端

据村民们表示,去世的曾老太太一生勤俭,与老伴一起辛劳半生含辛茹苦养育了四个子女,总算在晚年时拥有了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屋。

在二人逐渐步入年迈之后,便按照传统,将房屋一分为二,分给了继承家产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分得了两间里屋,小儿子则占据了宽敞的大厅与一间偏房。

而作为房屋建造者的老夫妻二人,则蜗居在一间面对大厅的小房之中。

在分得房屋后,兄弟俩便约定,两人轮流照顾年迈父母,半年进行一次轮换。在老父亲还在世的时间里,兄弟二人之间也算是和谐共处。

但自打父亲几年前离世后,兄弟二人便彻底卸下伪装。

因为家中布局所限,曾老太太平日里出入,都需经老二家的厅堂。这本是毫无影响的常见之举,但老二却心中不满。在他看来,母亲只要不在自己的供养期内,就不应该占用自家资源,进土自家房屋。

因此,有一天老二擅自行动,在母亲通往自家厅堂的门前堆上了大量柴火,让母亲无法出入。同时,他向大哥放话,要求其在自家墙壁上开凿出一个新门,作为母亲与大哥一家进出的通道。

大哥听闻此话,心中愤懑异常,认定这是弟弟刻意刁难自己,并未因此妥协。曾老太太就这样被关在房内数日,一应吃喝拉撒全在房中解决。

眼看着老母亲受困,大儿子无奈之下最终选择了妥协。但他与弟弟较劲,却只是在母亲房屋墙边开凿了一个小洞,供步履蹒跚的老母亲进出,丝毫不担心母亲因此受伤。

而老二方面,对此事更是漠不关心,根本不在于母亲的情况。

二人间的矛盾,似乎因为这个洞口的开凿,暂时被压制下去。可当曾老太太最终迈向死亡之时,兄弟俩人的矛盾最终还是彻底爆发。

残忍真相

本来兄弟二人之间的矛盾,因为那个小洞的开凿,已经暂时平息。可曾老太太的突然离世,却让二人矛盾彻底激化。

按照当地习俗,老人去世后应体面地出殡,被人光明正大地抬入墓地。大儿子因此提出让弟弟将堵在母亲房门前的柴火搬走,从正门抬出母亲,让她人生最后走得风风光光。

但老二却以“怕沾晦气”为由,坚决拒绝哥哥的提议。面对亲兄弟的劝导,不耐烦的他甚至提出让母亲的遗体如往常一样,从那个耻辱的洞口“钻出”。

两兄弟之间僵持不下,使得曾老太太的后事处理起来可谓是困难重重。闻讯赶来的亲戚们,因为两兄弟的矛盾,连与老太太见最后一面都无法办到,只能隔窗相望。

曾老太太的遗体,也已经停放在屋内2天,都还未得到有效处置。无论亲属和得知此事赶到现场的记者怎样劝诫,兄弟二人始终不愿退让半步。

老大坚持要让母亲遗体从正门离家,老二则坚称母亲在老大供养期内离世,自己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为其提供便利。

众人十分不解,为何血浓于水的兄弟二人,竟然关系会僵到如此地步呢?

眼看着事情越闹越大,老大妻子向记者说出了一则隐秘。母亲两年前曾因为生病住院,期间所有的医疗费用都是老大家支出。

母亲出院后,老大原打算前往老二家中,将掌握在其手上的母亲低保证明拿到,获取母亲的医保报销费用。可没成想,老二竟偷偷侵占了报销后上千元的医保费用。

大哥愤恨不平找到老二讨要,却遭到了对方的严词拒绝,兄弟二人由此结下了梁子。

此后二人之间的矛盾便越来越深,最终到了相互争斗不下的地步。

面对老大的痛斥,老二也十分不满,随即向记者爆料了一则重磅消息。据老二讲,母亲的离世存在很大问题,很可能是大哥虐待母亲至死。

他之所以如此推断,是因为曾亲眼见到大哥故意让母亲挨饿,长期让母亲处于吃不饱饭的状态,这才最终导致母亲悲惨离世。

面对这番指控,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震惊和愤怒。

曾老太太的小女儿此时站了出来,对这一说法表示了肯定。原来,在离世的前夕,孤独无助的母亲曾向她含泪倾诉:大哥夫妇因为忙于自家生计,常常一天都不回家,将她独自锁于屋内。绝大多数时候,曾老太太正午只能忍饥挨饿,即便有吃的也根本不足以填饱肚子。

兄弟二人明知母亲挨饿,却一个仍旧在外做工,一个则装作不知,对母亲不管不顾。

尽管兄弟二人在这场争斗中已经完全撕破脸皮,但对于母亲去世后的相关处理上还是僵持不下,谁都不愿意妥协。

就在情况陷入两难之时,在外务工的舅舅终于赶至家中。在得知事情的具体情况后,舅舅可谓怒不可遏,厉声斥责两兄弟跪于母亲遗体前,以表忏悔。

同时,在舅舅的亲自动手下,那扇象征着隔阂与冷漠的房门被强行打开,曾老太的遗体得以重见天日,被妥善安置。

最终,在村委会和亲戚朋友的调解下,老母亲的遗体得以从正门抬出,安葬于村后的山丘之上。

然而,这场风波给家族带来的裂痕却难以弥补。一家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如同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早已将他们的心越拉越远。即便此事最终解决,但他们最终也再难回到曾经的和睦时刻。

来源:

《央视网——经济与法 20130710 无法安息的母亲》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