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在社会上一定要警惕这两种性格的人,见到一定要躲远点

良人情未了 2023-10-14 18:31:20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其中,有一部分人的性格和行为模式极为反常,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大相径庭。

这些人往往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遇到这类人要及时远离。今天,我就来谈谈在社会生活中需要警惕的两种性格类型:边缘性人格和被动攻击性人格。

边缘性人格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情绪调节障碍,常有以下几个特征。

情绪极不稳定。边缘性人格者的情绪起伏剧烈,一会高兴一会难过,完全按照自己内心的感受走,难以自我调节。稍有不顺心的小事就可能引发情绪爆发,大喜大悲来得快去得也快。

人际关系紧张。他们容易产生强烈的依恋情结,但依恋对象一有变化就会情绪失控。他们无法承受隔阂和冲突,常以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暴怒或自残。

他们的关系维持时间短,朋友不固定。

自我形象扭曲。边缘性人格者对自我认知混乱,自我价值感不稳定。一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会又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很差,行为也难以一致。

行为冲动。这类人做事前后矛盾,今天说的和昨天说的完全相反。

他们行为冲动,难以考虑后果,容易因冲动做出危险的事,比如暴饮暴食、乱花钱、滥交等。

思维模式极端。边缘性人格者看问题非黑即白,中间没有灰色地带。他们的思维模式带有明显的分割态度,要么视你为恶,要么视你为善,完全不存在中间立场。

边缘性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要的是遗传因素,研究发现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中也较多存在类似问题,提示其与遗传基因有关。

其次是大脑结构及神经化学异常,通过影像学研究发现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前额叶皮层、边缘系统功能存在问题,导致情绪调节困难。

童年不良经历也会导致边缘性人格,如受虐待、缺乏父母关爱等,可能导致依恋关系形成困难,进而对人际关系产生不信任,出现情绪不稳定。

最后是认知扭曲,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存在失衡,如对亲密关系持极端看法,对自己价值判断失调等。

被动攻击性人格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表现为被动抵抗,借助被动的方式表达敌意。

这类人不会直接与人对抗,而是以消极怠工的方式表达不满。他们的特征如下。

抱怨性格。被动攻击者喜欢抱怨,认为别人都欠他们,没有把自己当回事。即使生活条件不错,他们也会抱怨环境糟糕、别人看不起自己。

做事不尽力。被动攻击者在工作中总是懒散消极,做事做一半就不做了,或者故意做得不够好。他们的工作效率很低,给团队带来不利影响。

言行不一致。这类人说一套做一套,口头上答应了事情,行动上却拖延推脱,让人捉摸不透。你无法相信他们的言论。

怨天尤人。他们经常怨天尤人,认为自己的遭遇都是被动的,都是别人或环境导致的。即使自己明显有错,也会强词夺理。

逃避责任。被动攻击者不承担责任,遇到问题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他们的态度常常是:我没有错,这不是我的责任。

被动攻击性人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被动攻击性人格形成的原因通常与童年不良的养育环境有关。典型的家庭背景是:父母过于严厉,经常体罚或言语侮辱孩子,但又不给予足够的关爱;或者父母之间存在暴力,孩子目睹了许多负面情绪但得不到释放。

这导致孩子内心积累了大量怨恨,但又不敢公开表达,只能采用消极的方式发泄,如故意拖延、忘记任务等被动抵抗。

长大后,这些人依然存在被父母伤害的情结,但又无法面对父母,只能将怨恨转嫁到其他人身上。他们的社交关系较差,容易误解他人的好意;工作中也难以与人合作。

综上所述,边缘性人格和被动攻击性人格都是社会生活中需要警惕的两种人格类型。

这两类人对他人和社会都会带来危害,我们要提高认知,遇到这类人要及时远离,切忌与他们建立太深的关系。

我们还要多观察一个人的言行,判断他是否具有以上人格特征,从而决定与之交往的深度。

学会识人必先识己,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避免受到伤害。

2 阅读:2256

良人情未了

简介:如果你给我的,也同样给了别人,那我宁愿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