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河南省纪委监委一纸通报,给59岁的朱是西政治生涯画上句号。这位曾因“带留置针开会”“怒批文旅落后”频上热搜的“网红书记”,最终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公职。
通报措辞严厉:搞迷信活动、结交政治骗子、大搞权钱交易……字字句句揭开这个“明星官员”的双面人生。而就在一年前,他还在南阳火车站穿着红马甲,给迷笛音乐节的乐迷送纪念品。如今看来,那些高调作秀背后,藏着的竟是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数不清的黑色交易。
【人物起底】“中医书记”的权术发家史1. 从钢厂团委到市委书记的“三级跳”
1990年,24岁的朱是西从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却选择进入郑州第一钢厂团委工作。这个看似“跨界”的选择,成为他踏入仕途的跳板。3年后调入共青团郑州市委,仅用5年便升至副书记,速度堪比高铁。
“他特别擅长抓亮点。”一位曾与朱共事的老干部回忆。在郑州市二七区当区长时,朱是西力推“夜经济一条街”,要求每个街道必须打造“网红打卡点”。商户们私下抱怨:“路灯要换彩色,墙面要涂卡通,钱都花在面子上,真正需要修的排水沟反而没人管。”
2. “网红书记”的三大演技时刻
2022年五一:朱是西夜访小吃街,当众购买“爱国T恤”,视频点击量破百万。事后商户透露:“衣服是提前准备好的,买完第二天就退货了。”
2023年1月:在人代会上痛心疾首:“南阳挣钱襄阳花,这是我们的耻辱!”转头却批准数亿资金修建仿古景观街,被曝招标存在猫腻。
2024年初:带着留置针参会,营造“带病工作”形象。医护人员透露:“当天输液的是葡萄糖,根本不需要留针。”
【触目惊心】“双开”通报里的五把贪腐刀1. 迷信活动与政绩工程的畸形结合
朱是西被查出长期搞迷信活动,甚至将风水布局融入城市建设。知情人透露,他在南阳新区规划时,强行要求主干道绕开一片老坟地,导致道路多花1.2亿改道。更荒唐的是,为求“官运亨通”,他在办公室摆放“转运石”,每月初一十五必到寺庙上香。
2. 权钱交易的“南阳模式”
通报指出,朱是西在项目承揽、干部调整中疯狂敛财。某开发商为拿下新区地块,向其赠送海南别墅;某局长为升迁,连续三年春节送茅台酒,箱底藏着金条。连2023年迷笛音乐节的安保招标,都被其亲属控股公司拿下,结果发生大规模盗窃事件。
3. 特权享受:从公务车到“私人食堂”
朱是西要求将自己的公务车改装成“移动办公室”,配备按摩座椅、冷藏酒柜。更被曝出在市委大院设有“小灶食堂”,专门从郑州高薪挖来厨师,一顿饭开销抵得上普通干部半月工资。
【塌方效应】南阳官场地震,四人接连落马朱是西被查后,南阳官场如同推倒多米诺骨牌:
2025年1月:南阳市人大原副主任苌其林被双开,涉嫌在旧城改造中受贿。
2025年3月:市人大副主任高贤信落马,被曝与朱是西共同操纵文旅项目审批。
2025年4月:市委副书记金浩被查,曾帮朱是西打压举报者。
“这些人都围着朱是西形成利益圈。”当地纪委干部坦言,“查办朱案时,发现他有个‘朋友圈’,专门用暗语沟通,连聚餐都选在私人会所的地下室。”
【深度反思】“网红官员”为何沦为“贪腐典型”?1. 作秀式政绩的致命诱惑
朱是西深谙流量密码,却把民生工程当成个人秀场。他力推的“南阳不夜城”耗资3亿,开业半年就因消防隐患关闭;花8000万打造的“网红天桥”,因设计缺陷成了“堵车神器”。老百姓编顺口溜讽刺:“朱书记的工程,下雨就现形!”
2. 监督缺失下的权力失控
“他开会时最常说‘特事特办’。”一位退休副市长透露。朱是西常绕过集体决策,直接批示重大项目。2023年某次常委会上,他当场撕掉反对意见书:“南阳我说了算!”这种霸道作风,使其在贪腐路上越走越远。
【尾声:巡视利剑下的南阳重生】眼下,二十届中央第五轮巡视组正进驻河南。南阳街头,曾被朱是西力推的巨幅宣传海报已被撤下,换成“全面从严治党”标语。市民老周在广场上用毛笔蘸水写下打油诗:“网红书记演技高,不如百姓眼睛亮;贪赃枉法终有报,清风正气还南阳。”
(本文综合中央纪委通报及多方采访,部分信息源自权威媒体报道。为保护信源,个别采访对象使用化名。)
点击“关注”,听胡同口的热乎气儿,唠老百姓的身边事
南阳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干的事多,难免会犯错误,不干当然不会犯错误,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