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砸的战略欺骗?苏联假冒几十架远程轰炸机,激发美国搞出2500架

陶慕剑地球观察 2024-03-11 22:10:22

冷战初期,苏联曾经搞出了一次“成功”的战略欺骗,直到当代仍然有人对此津津乐道,认为美国人上了一个大当。

这个事件,就是苏联人在1955年的红场阅兵式上耍了手段,通过伪造出米亚-4战略轰炸机“已经大量服役”的假象。但是,历史最后结果真是苏联人期望的吗?

1954年5月1日,最新型米亚-4在红场阅兵式上首次亮相,这是苏联第一种四引擎喷气战略轰炸机,给在场的西方外交官和记者产生强烈的震撼。从巨大的飞机体型来看,这款战略轰炸机被认为具有非常远的航程、很强的核弹搭载能力,能够直接飞抵北美大陆上空,给美国造成严重战略威胁。因此,米亚-4轰炸机很快被美国冠以“北美野牛”的绰号。

到了1955年7月苏联航空节,西方记者们又带着刺探情报的任务来到现场,米亚-4轰炸机也再次登场。这一次,西方记者首先看到了第一批为数10架的米亚-4轰炸机,以编队方式通过展会现场,随后又是第二批,数量更是多达18架。整整“28架”巨型喷气轰炸机先后从头顶飞过,这个壮观场面再次震惊了美国军方。

要知道,米亚-4轰炸机在去年刚刚亮相,第二年就冒出来28架,如果再算上“未出场的现役飞机”,莫非苏联在米亚-4投入量产的第一年就已经造出了上百架?这是何等可观的生产能力?

美军情报机构估测,苏联可能将在1960年拥有800架米亚-4轰炸机,如果再加上涡桨轰炸机图-95,美国本土将面临上千架战略轰炸机的核打击威胁。

与美国相比,当时的苏联航空工业相对落后。尤其是大型远程轰炸机,美国在二战时就造出数万架B-17、B-24、B-29等机型投入战场,而苏联同类飞机寥寥无几。直到仿制B-29的图-4轰炸机问世,苏联才真正开始大规模建设战略轰炸机部队。尽管如此,美国在战后初期又推出了B-36、B-50、B-47等战略轰炸机,仍然对苏联保持遥遥领先的态势。

米亚-4的诞生,标志着苏联要扭转这个局面。1953年1月,米亚西舍夫设计局开发的米亚-4远程轰炸机首次试飞。该机采用四台大功率涡喷发动机,外形如同放大版的图-16,最大起飞重量达到138吨,空载最大航程达到了9500公里,最大有效载荷为24吨,飞行速度为947公里/小时。

客观来看,米亚-4的设计并不成功。尽管米亚-4的载弹量和最大速度都略优于后来的图-95,但是最为关键的指标——续航能力却远不如图-95。

按照设计要求,米亚-4需要达到12000公里的航程,才能勉强打击美国本土的中心城市。经过改进的米亚-4B勉强达到了12000公里的空载航程,但是挂载9吨炸弹后的航程也只有5500公里,除非进行空中加油,否则根本达不到“对美国施行战略轰炸”的设计目的。

相比之下,图-95虽然看似是一款落后的螺旋桨飞机,但是航程高达15000公里,而且飞行速度也有925公里/小时,只比米亚-4略少一点。有趣的是,美国情报人员严重低估了图-95的性能,却高估了米亚-4的性能,将后者视为美国本土的最大威胁,为此还诞生了一个历史名词“轰炸机差距”。

所谓的“轰炸机差距”,是美国当局和媒体在冷战初期的一个荒诞观念,认为苏联轰炸机力量已经超越了美国,因此美国必须大幅增加战略武器的开支,尤其是大量增加战略轰炸机的数量。其中最主要的理由,就是米亚-4轰炸机的“装备数量将高达800架”。

当时,美国已经装备了数百架B-50和B-36轰炸机,以及刚刚服役的B-47“同温层喷气”轰炸机。B-50和B-36仍然还装着螺旋桨,飞行时速只有六百多公里,突防能力已经落后。B-47作为美国第一种真正的喷气轰炸机,虽然飞行速度快了很多,但是“腿太短”,最大航程只有7400公里。

由于西方情报机构误以为米亚-4性能远超B-47,当美国人“发现”苏联一年内就造出了上百架米亚-4轰炸机,心态是非常崩溃的。

v为此,美国当局“奋起直追”。首先,B-47轰炸机的生产订单被大幅增加,从B-36的384架规模猛增到了2042架。随后,美国加快了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的研发速度,在1955年正式开始服役,产量也达到了744架。

到了1960年代,美国喷气战略轰炸机的规模达到2500架的顶峰,此外还生产了500多架KC-135加油机作为战略支援,与当代美国的轰炸机规模相比,这个数字是非常夸张的。

那么,苏联相同级别的战略轰炸机到底有多少架呢?

1956年7月,美国出动U-2高空侦察机深入苏联内陆,在列宁格勒西南的一个机场,拍摄到了大约30架米亚-4轰炸机。美国军方将这个数字,与苏联大型军用机场的数量相乘,估计米亚-4总数已经突破了200架,估计到1960年后能达到了600-800架。

然而,历史开了一个大玩笑。这架U-2侦察机拍到的,实际上是米亚-4轰炸机的几乎全部数量。不仅如此,米亚-4的全部产量也仅有区区125架而已,根本谈不上对美国的威胁。由于苏联高层对米亚-4并不满意,该机很快退居二线,多数沦为加油机、海上侦察机或特种飞机,在1994年全部退役。相比之下,看似落后的螺旋桨轰炸机图-95,反而生产了500多架,直到21世纪仍然活跃在战场第一线。

也就是说,当美国战略轰炸机在1960年代中期达到2500架规模时,苏联同级别战略轰炸机最多只有500架左右,另外再加上1500架图-16中型轰炸机,双方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即使后来苏联又开发了图-22和图-22M轰炸机,整体水平也一直无法赶上美国空军。

到了1959年,美国人终于发现了不对劲。这一年,U-2侦察机再次深入苏联内陆地区,先后拍摄了一系列导弹试验场和空军基地,甚至是古比雪夫的轰炸机工厂,却怎么也没有发现“大量的米亚-4轰炸机”。美国人这时才明白,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轰炸机差距”,即使有差距也是反方向的。

苏联的这一次“战略欺骗”,从过程来看似乎是成功的,但长远结果却是完全相反的。美国极大增强了战略武器的规模,苏联却暴露了航空工业能力不足的软肋,进一步扩大了双方空中核力量差距,只能通过陆地和海洋的核武器来弥补。由于核武器的真正威力在于“威慑”,苏联当局玩弄的小聪明,只是造成了反效果。

客观来看,真正决定一个国家整体军事力量的因素,仍然是强大的工业实力。任何试图“夸大自身力量”的小聪明,对于绝对的力量差距,都是微不足道的,当虚假伪装被戳破时,只会带来更大的反噬效果。

当然,战略欺骗并不是没有意义。只不过对于弱势的一方,“隐藏”手段也许更加有效。但是最终的战略目的,仍然是发展自身的工业实力,逐步壮大军事和科技力量,直到扭转双方的差距。

目前看来,当年米亚-4轰炸机的历史一幕似乎又在国际舞台上重演了。只不过,这次玩弄小聪明、扮演自我夸大的角色似乎变成了美国。

先进核潜艇、先进驱逐舰、濒海战斗舰、先进空空导弹、高超音速导弹、电磁炮等等,美国无一例外都吹嘘成“绝对领先世界”。但是,这些高技术项目要么是费用太高导致下马,要么是性能严重缩水,要么是从一开始就是对外虚报指标,被曝光后让外界发现根本都是一堆“纸老虎”,原来美国先进武器水平也不过如此。

就连吹嘘了20年的“重返月球计划”,美国也是“吹嘘大于实际行动”,给出的时间表一再拖。NASA曾经号称要在2020年让宇航员登陆月球,但到了2024年,登月用火箭的第一次发射还没成功。相比之下,我们的航天计划一步一个脚印,从不吹嘘,多年前公布的时间表几乎全部按时完成。

所以说,工业实力是决定因素。照这样下去,美国工业衰退的苦果早晚全面爆发,如果还继续搞什么军备竞赛,也只能继续自我吹嘘,以维持霸权的脸面,很难不重蹈苏联的覆辙。(作者:陶慕剑)

5 阅读:3004
评论列表
  • 2024-03-13 11:29

    苏联不是没能力造,主要还是被赫鲁晓夫的导弹无敌论带歪了

  • 2024-03-12 16:57

    历史了

陶慕剑地球观察

简介:细节决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