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与“心病”

黄桃聊健康 2023-06-10 06:28:10

在心内科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

因为胸闷、胸痛、心悸等心脏病症状到医院就诊,完善各种检查过后没有问题;

或者虽有轻微器质性心脏病但显然不能用心脏疾病解释现有症状;

还有些患者存在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器质性心脏病,在经过冠脉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成功治疗后,但患者仍然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反复甚至更重。

遇到临床症状多、反复多次多科就诊而相关的辅助检查不足以解释者,需要及时排除“心病”,即精神心理相关疾病。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疫情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人们越来越多地暴露于来自工作、生活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现象,而形成心理疾病。

精神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四大疾病之一。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其他疾病合并存在,其中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现象非常普遍,一项对北京10所二级、三级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病人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心血管系统病人同时合并有焦虑、抑郁的发生。早在1995年,胡大一教授便提出了“双心医学”的概念,并把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共存的情况,称之为“双心疾病”。

01

什么是双心医学?

双心医学(Psycho-cardiology)又称为心理心脏病学或行为心脏病学,是研究和处理与心脏疾病相关的情绪、社会环境及行为问题的科学,即研究心脏疾病与心理疾病相关的科学。

双心医学的目的是将“精神心理因素”作为“心脏病整体防治体系”的组成部分,它立足于心血管疾病的学科体系,对心血管疾病受到来自精神心理因素的干扰或表现为类似心脏症状的单纯精神心理问题进行必要、恰当的甄别和干预。

简单来讲,就是在进行心脏疾病治疗同时,也重视和干预“心病”的影响,达到躯体和心理的康复。

02

“心病”不是病?

当听到医生解释患者的症状是由于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导致的时候,很多病人和家属疑惑的是患者明明存在胸闷、胸痛、心慌等症状呀,怎么会是精神的问题呢?我不是“装病”呀!

别急,器质性心脏疾病是病,而精神心理疾病也不能忽视。精神心理疾病又称精神心理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简单来讲,就是一种可以影响人们思维、感觉或情绪的疾病,其中焦虑症、抑郁症最为常见。轻微的焦虑抑郁可通过自行调节得到缓解,严重者则需要医学干预,否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发展成严重的精神障碍。

“心脏病”与“心病”常互为因果,器质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导致如焦虑、抑郁、心境恶劣、惊恐发作等精神心理问题;这些精神心理问题又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引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它们可以有如胸闷、胸痛、心悸、心累、气短等共同的躯体症状,并且单用心血管治疗手段无法缓解。

03

那心脏不舒服到底是心脏病还是“心病”呢?

对于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心脏病临床症状的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专业的医疗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不能单纯的认为自己是“心病”而延误心脏病的治疗。

对于是否有“心病”,也需要专业医务人员借助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等(如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等)手段进行判断。

04

怎样摆脱这种“心病”呢?

对于“双心病”患者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有助于改善:

正确客观的认识心脏病与“心病”,对疾病的未知和恐惧,是造成患者精神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要在专业临床医生的指导下正确认识自身心脏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与防治手段,有效处理躯体疾病;

2.通过生活方式改变来降低心脏事件的再发生风险;

3.改变自己对自身疾病的误解,不要盲目认为自己已经无药可治,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转移过度的焦虑情绪;

4.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多与家人朋友沟通,让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5.如果症状严重,还是应该到精神心理医生处就诊,借助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等手段进行有效治疗。

温馨提示

对于心脏病患者,我们不仅要积极治疗器质性心脏病本身,更应该正视和重视合并的心理疾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摆脱“心病”,这样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更有利于适应生活中的挑战!

参考文献

1.Psychological Health, Well-Being, and the Mind-Heart-Body Connection: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5 Jan 2021

2.《漫谈双心医学》 胡大一 2017.8

3.双心医学研究现状[J].临床荟萃,2021,36(01):93-96.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2年12月02日

由「胡厚祥大夫」原创,旨在为读者进行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健康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