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闰土的叉
编辑|闰土的叉
“这是我的父亲,是我的家乡,是孕育我的一切”
在山西阳泉大地上,一辆饱经风霜的运煤车静静伫立。
对于李晴来说,这辆运煤车,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承载着她的成长和梦想。
24年前,这辆车和煤矿中千百辆车一样寂寂无名,24年后这辆车拥有独属于自己的名字,被开到北京,开到了中央美院的毕业展上。
父亲曾经告诉李晴“你能考上大学,就是靠它”。
大字不识一个,农民出身的父亲只会开车拉煤,却靠拉一吨吨的煤,将女儿送进艺术的最高殿堂。
如今,李晴选择用一种另类的艺术回馈父亲,致敬家乡。
原来,真正的艺术,透过父亲操劳的双手和布满皱纹的面庞,以及坐在车斗里“嬉闹”的村民清晰可见。
被黑簇拥的蓝一辆用来拉煤,开了20多年的破旧卡车,车漆脱落,车上锈迹斑斑。
按照国家标准,这辆车应该在8年前被回收拆解。
但李晴却和父亲花费了3个月时间,把摇摇欲坠的旧卡车装饰改造好,然后开着它去了北京。
在中央美术学院展览上,这也成了李晴的毕业作品。
橙色外衣下的破旧卡车,停在灰黑色的地面上,由车斗改造的蓝色泳池,在阳光照射下泛起磷光。车斗中,头戴黄色安全帽、脸上黢黑的煤矿工人们在嬉戏玩水,露出白花花的肚皮。
这段充满反差感的画面和破旧的运煤卡车吸引了所有人注意。
这辆宽2.4米、长7米、高2米的旧卡车,属于李晴的父亲李建堂。
在老家山西阳泉,李建堂开着他运过煤,拉过水,和村里30多辆卡车一起每天灰头土脸的,维持这人的生活。
信息来源:中工网
不过,从今年6月份开始,它成了女儿毕业设计的一幅佳作,并且它有了自己的名字《被黑簇拥的蓝》。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李晴解释,是因为这辆车是随着村落的兴起出现,而后又因被关停的小型煤矿走到了报废、下岗的结局。
李晴父亲李建堂
“黑”就象征着黑色的煤炭,而“蓝”又是建立在黑之上的美好明天。
同样,也寓意着李晴如今的美好,都是站在父亲的肩膀上呈现的。
巨人的肩膀一家五口人,李晴上边还有两个姐姐。
李晴
她们的家乡牵牛镇位于山西阳泉郊区,四面环山,这里有着上千年的陶瓷发展历史。
1996年之前,李建堂还是陶瓷厂里的一名工人,但随着80年代,各大乡镇煤矿企业的快速发展。
陶瓷厂被迫关停,李建堂转业成了一名运煤工人。
李晴小时候和妈妈
在李晴的记忆中,父亲李建堂就是开着这辆大卡车在家乡山西运煤,靠着一一吨吨的拉煤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
一来一趟,沉默寡言闷头干的父亲,靠着拉煤拉扯了三个孩子长大,在阳泉市买了房,有了安稳的生活。
李琴的老家牵牛镇
80年代的煤矿上,全村200多人一同上下班,男人挖煤、运煤、女人负责费用结算,给矿灯充电。
“大锅饭”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李晴记得父亲给自己讲过,那些年父亲一刻不停的干活,一年下来能赚好几千。
李晴其他作品
后来煤矿走向了落寞,直到2010年年底,山西省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被彻底淘汰,李建堂也彻底失业了。
不再运煤后,村子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村里剩下的只有小孩和老年人。
信息来源:新京报
但还要养活一家人,李建堂又开着卡车四处给人家送水,一趟一趟运送父亲一个月只赚两三千块钱。
但这两三千需要维持一家人生活,以及李晴的艺术世界。
李晴热爱艺术可以说从小显著,小时候的她喜欢看动漫,后来她自己学着动漫中的人物画画。
初中时,她兴奋的告诉家人自己想学画画,将来想当艺术家。
母亲叹着气表示学艺术太贵了,但一向沉默的父亲却告诉她想学就好好学,他支持。
李晴视角中父亲开车
高考的时候,李晴文化课差一点过线,她躲在房间哭泣,她觉得自己理想的艺术距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后来,李晴说自己想要复读,家人不支持,这一次还是李建堂站出来说支持她。
再后来,拿到中央美院录取通知书那一天,父亲的脸上出现了难得的笑容,因为家里没钱,父亲贷款了3万块钱给李晴交了学费。
这一刻,热爱艺术的女孩,终于站在了如巨人一般的父亲肩上,走向了更美好的未来。
父爱成就艺术其实李晴一直都知道父亲的辛苦,她也明白父亲为了供养自己上学付出了太多太多。
因此上了大学后的李晴很争气,她四处兼职,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提高学习成绩,一份纷优秀的荣誉证书和奖学金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今临近毕业设计毕业作品时,她想到了操劳一辈子的父亲和那个贫穷落后的家乡,于是她想做些什么去回馈父亲,致敬家乡。
设计作品之前,她回过一次老家,站在灰蒙蒙的村口前,她想起了父亲之前指着卡车给她说“你就是靠它考上大学的”。
李晴深受触动,他意识到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父亲,已经逐渐老去。
今年已经64岁了的父亲和李晴整整相差40岁,她以前总觉得和父亲之间有代沟,她不理解父亲的生活,父亲也不理解她学的“实验艺术”专业到底是什么。
而作这个作品,一是为了致敬父亲多年来的操劳,在着她也想用一种直观的方式去高速上父亲自己学的是什么。
为了这个设计李晴准备了半年,最开始他还想在车斗里放上煤、老物件和家里的旧照片,以此来表达父亲和卡车是一步步支撑着一个家走到今天。
她和导师一同设计方案,最终还是确定把卡车改成泳池。
因为村子偏远,村里水资源稀缺,父亲用过的洗脸水都是灰色的,父亲的衣服甩一下一地灰。
在她印象中的父亲永远都是“黑色”,于是她像用泳池来象征,诉说煤矿工人的辛苦。
沉在水底的煤炭
除此之外李晴还认为,父亲就像是卡车坚固的外壳一样,她就像是其中温暖的水源,被父亲牢牢的保护者。
于是她像父亲借来卡车,父亲听说她要改造卡车,他的反应很激烈,甚至还吵了一架。
但李晴说不改造自己就毕不了业,父亲只好妥协了。
于是,父亲被说服后,每天一大早跟着她一起去改造车辆,帮她贴马赛克瓷砖,后来,李晴又找来工人,让他们坐在车斗里戏水,然后拍下照片。
最终呈现的作品中,身着工装、戴着黄色安全帽的矿工们在水中嬉戏,展现着一种独特的生命力。
而这件作品,最终获得了全学院唯一的一个一等奖,而这辆改装车也成了父女之间的连接桥梁。
父爱如山,父爱撑起了李晴的艺术梦。
实际上,设计这样一个作品,李晴贫瘠落后的家乡也将彻底暴露在所有人面前。
但李晴并不觉得羞耻,她说自己的家就是这样,自己的成就就是靠着父亲拥有的,她并不觉得丢人。
正如李晴所说,她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家庭,家人们之间不会去表达我爱你,但她明白,父亲越老越弯的腰和满脸风霜是对她最无言的爱。
参考资料:
1.中国网:《父亲的旧运煤车“开进”央美毕业展》
2.新京报:《女生讲述把父亲卡车改成泳池获奖》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