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补课违法,专家教研一次几千块”,网友:百思不得其解

妍妍聊知识 2025-03-14 05:46:29

老师这两年职业口碑的转变或许表明双减的实施确实很有成效。此前一提到老师,家长们似乎觉得老师能赚很多钱,其实这些钱大部分并非他们的日常工资,而是每逢寒暑假,甚至每天晚上下课之后,老师有时间去校外赚外快,开办补习班,一个人哪怕收100元,那10个学生一节课就是1000元了。

更何况那时如果不去老师的补习班,学生还会在课堂上遭到区别对待。然而,自从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成为违法行为后,这种情况就少多了。但此时,有的同行却发现了一件性质相同但待遇完全不同的事。

“教师补课违法,专家教研一次几千块”,网友: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很多有编制的工作,其收入构成比较奇特。单看基础工资,会让人觉得这份铁饭碗没什么好的,比如一些大学生辛苦考个编制,基础工资只有2500,被人嘲笑没眼光。然而看到每月下发的工资单上写着各种补贴,公积金可观。

日常通勤有车补,吃饭有餐补,甚至过年还有年终奖,让人瞬间心生嫉妒。老师这份工作也是这样,虽有各种日常补贴,但补课曾对老师来说是一份颇为诱人的额外收入。不过,一位来自上海的网友很纳闷,他发现一个现象。

普通教师想利用双休日的个人时间给校外学生辅导,看似没问题,却被再三禁止,甚至严重到老师会违法的程度。但转念一想,如果身份不是在职老师,而是专家、教研员,那么在工作时间去各区各校开展讲座是被允许的。

而且每次讲座都有报酬,这种现象如今变得明目张胆且盛行。很多老师知晓后大开眼界,知道身为教研员外出讲座一次能拿好几千,专家在工作日举办大量培训讲座,他们赚了钱,可老师们却得调课去听。

要是这些人讲的课有用也罢,结果大部分只是内容无用,PPT几年都不换一套,还常常在周末进行,老师不得不听,要么耽误上课时间,要么影响休息时间,为何这些没有一并“减”掉呢?

教研的课程虽老套无聊,但并未对教育公平造成实际影响

或许这两年刚入职的年轻老师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明明性质相似的事情,只是工作岗位不同,为何要再三禁止老师做某些事,似乎对老师有更为严格的要求。然而,若经历过那个老师热衷补课的时代,或许就会明白双减是必然要推行的。

因为老师的授课与教研员、专家的授课不同,老师面对的是普通学生,普通家庭若没资源,就得花钱上老师的额外补课班,既费钱又影响升学公平性,这理应被禁止。

有些老师不好好上正常的课,只因学校课时费低,反而热衷于校外补课,过于功利,从而忽视了自身作为教育者的基本担当与责任。相较之下,这些专家和教研员身份达到一定地位后,到处讲课是他们的工作之一,他们能获得报酬也是因为这些是合法的,且未耽误学生的正常教学。

不过,老师们的吐槽也有道理,就是这些教研员,如果他们的课能不那么千篇一律,比如能跟上学生的身心发展历程,像去年9月份许多学科换了新教材,但当时组织去听的一些教材培训,似乎对教学没什么实际作用,这就不合适了。

倘若他们也能与时俱进,给老师一些全新的发展建议和指导,那么老师自然也会认可他们赚这个钱是合理的。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