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走街串巷逛西安,总能遇见惊喜。尤其在“城三区”,那真是走两步就能遇着个文物古迹。谁能想到,西安街头这么一个“巴掌”大的小庙,竟然藏着如此深厚的人文历史。

这里就是——药王庙。

药王庙,纪念“药王”孙思邈的庙宇。
“药王”孙思邈在我国民间享受盛誉,全国有很多纪念他的庙宇。其中,作为孙思邈的故里和隐居之地,铜川药王山的名气最大。我之前也曾经给大家介绍过铜川药王山的游玩攻略,非常推荐的一个寻幽访古的好地方。

西安城里的这座药王庙,位于药王洞和青年一巷的十字口。
药王洞是一条街的名字,街名就源于这条街上曾经建有药王古庙。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药王古庙遭到严重破坏。1936年,当地群众捐资,修建三座大殿。上世纪80年代,因为年久失修和城市建设等原因,老药王庙被拆除。
之后,群众自发在老庙(现莲湖区人民检察院的位置)对面建起了这座简易的药王庙,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简易的小庙。

现在的这座药王庙,真的太小了!大概就3、4平米,由铁皮搭建而成的“简易”房子,看起来颇为“简陋”。

但就是这么一座“巴掌”大的小庙,香火却非常旺盛。就在我拍摄的这十来分钟,遇见了一波又一波的香客。想拍摄无人空镜,还得插空才行。

凑近仔细看看,庙里只够地方放下一张神龛,神龛上供奉着一尊“药王”爷。药王像庄严肃穆,仿佛在默默倾听人们的祈求,保佑着一方百姓的健康与平安。四周不大的地方则满满当当挂满了锦旗,上面写着“有求必应”“功德无量”等字样。

庙里还挂着两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一个是“药王洞二月二祭祀活动”,一个是“药王洞古铜乐社”,它们都被列入了莲湖区非物质文物遗址的名录。

“药王洞古铜乐社”我不太了解,我猜,大概是演奏西安鼓乐的一个乐社。
西安鼓乐是流传于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它起源于隋唐,至今仍然保留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西安最有名的是城隍庙鼓乐,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西安城隍庙都会举办鼓乐展演活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逛逛。

“二月二”是药王孙思邈的生日,全国大大小小的药王庙都会在这一天举办庙会。前面咱们提到的铜川药王山,它的庙会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估计很多人不知道,西安城里的这座“小”庙,每年二月二的庙会也保留到了今天,庙变“小”了,唱大戏、扭秧歌的传统还在,只不过是在路边人行道上举行,以一种“街道文化”的形式将传统延续至今。

药王庙的周边都是居民区,我们去的时候赶上了饭点儿,隔壁泡馍馆子坐满了人,我推测这家泡馍店肯定味道不错,下次有机会要去尝尝。
这里距离止园别墅(杨虎城将军纪念馆)、莲湖公园、广仁寺、城墙北门都不算远,有时间可以串联起来游览,走街串巷,感受西安历史的脉搏吧~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