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可思议的大学合并!成都科技大学,为何是四川高校的“痛”?

闲谈教育那点事 2025-01-07 16:56:08

大学合并,听起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在中国高校发展史上,却有一桩"奇葩"的合并案例,让无数人扼腕叹息,它就是——成都科技大学与四川大学的"惊天一吻"。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一所大学的命运,更成为了四川高等教育的一大"痛点"。

时光倒流到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成都工学院应运而生,汇聚了西南地区最优秀的工科人才,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很快就成为了西南地区工科教育的翘楚。

在那个年代,成都工学院可谓是"明星中的明星",不仅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还设有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放眼整个西南地区,No.1当之无愧!就连现在的985高校电子科技大学,都要甘拜下风。据统计,在20世纪60年代,成都工学院在全国高校综合排名中位居前十,甚至一度超过了四川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南第一工科强校"。

说起来,成都工学院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高贵血统"。大家都听说过"四大工学院"吧?

就是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它们可是中国工科院校的顶尖水平,基本上和清华北大有一拼。而成都工学院,和它们可是"一脉相承"!

在建国初期,有个叫做"七区八院"的说法,成都工学院就是这八所精英学院之一,地位一度仅次于清华大学。这八所学院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成都工学院、湖南大学和华南工学院。可以说,成都工学院是当之无愧的"工科八校"之一。

然而,命运弄人,1994年,成都工学院做出了一个"决定"——与四川大学合并!要知道,那一年,国家还没开始评选"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合并之后,学校的名字也改成了"四川联合大学",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时,不少人都觉得这个决定有些草率,因为成都工学院的综合实力并不比四川大学差,完全可以独立发展。但是,学校显然低估了"校名"的重要性。结果可想而知,学校的知名度一落千丈,优秀生源锐减。后来,学校不得不又改回了"四川大学"的校名。

事实上,成都工学院与四川大学的合并,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不少人认为,这是一场"非自愿"的联姻,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利益博弈。一些老教授就曾公开表示,成都工学院完全有能力成为一所独立的全国重点大学,而与四川大学合并,无异于"矮子里拔将军"。

还有人分析,四川大学之所以要吞并成都工学院,是为了巩固自己在西南地区的高等教育霸主地位,同时也能够借助成都工学院雄厚的工科实力,实现自身的"升级换代"。种种猜测,至今都是一个谜。

如今的四川大学,已经是一所名副其实的985高校了。但是,曾经的"西南工科王者"成都科技大学,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湮没,甚至连它的名字,都鲜为人知了,这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如果当初成都科技大学没有选择合并,或许早就跻身985高校的行列,成为一方霸主了吧?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成都科技大学保持独立,以其在工科领域的雄厚实力,在国家实施"985工程"时,必然会入选首批名单。

而且,作为西部地区为数不多的工科名校,很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发展得比现在更好。成都科技大学的没落,不仅仅是这所大学的遗憾,更是整个四川高等教育的一大"痛点"。

8 阅读:5334
评论列表
  • 2025-01-09 10:20

    得了吧,成都科大是化工领域,现在冷门。川大每年招分低的都来自原成都科大。川大现在学科评估,奖项,科研转化都不错,最大短板就是录取分低。[汗]

  • 2025-03-14 23:12

    小编完全不懂在瞎说。成都科大就高分子化学比较好。别说在西南轮不上,在四川也轮不上。当时在四川排前5名的是:川大、重大、川医(后来的华西医科大)、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后来的电子科大)、第三军医大学(后来的陆军军医大学)。成都科大与重庆建工学院、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等排在6~10之间

  • 2025-01-09 21:09

    看看现在重大的样子,成都科技和四川大学合并不错了,,,,要不就得学习重大靠国家照顾保留985,,,

    只买国货 回复:
    重大本来就低一个档次,别来蹭热度好不?[汗]
  • 2025-01-08 16:56

    纯粹胡扯八道,只说60年代的成科院、这俩在19 5 2年以前本就一个学校,院系大调后科大才划给中科院成为中科院直属大学,只算是回归母校哦

    蜗牛的壳 回复:
    中科大是中国科技大学的简称,不是中科院直属的大学的简称。
    只买国货 回复:
    [笑着哭]我确实没看到,不过成都科大浙江大学1978至1982年是归中科院。
  • 2025-04-05 10:20

    2009~2014年四川高考报名人数51.13万~57.17万不等,2014年泸医时代我儿子那时的泸医一本临床专业平均分585(平均分排名10000~10316),百分率1.75~1.804%,那年泸医二本临床平均分561(21031~21596),3.68%~3.78%,不说一本专业,二本临床专业平均分百分率至少吊打“京津沪、东北三省”985录取率。(待续附上2009~2014泸医全部一本专专业平均分及百分率)

  • 2025-01-08 22:54

    我就是第一批也是唯一一批四川联合大学毕业生[呲牙笑]

    只买国货 回复:
    94到98好象都是[呲牙笑]
    止语 回复:
    唉,我也拿了四川联合大学毕业证,毕业后档案校名被质疑,被鄙视到今天。
  • 2025-01-09 18:39

    华西医科大学被合并到川大如何说?

  • 2025-01-10 08:05

    当年高考的第一志愿就是成都科大。电子科大的录取分更高一些,没敢报。但还是发挥不力,成都科大也没碰到。若干年后准备考研时,已无成都科大的存在,四川联大亦折腾回四川大学,于是乎去了电子科大…

  • 2025-02-17 09:18

    我是80年考上大学的,比重点线低3分,第二志愿报了成都工学院,但川大、成电绝不敢报。成工当年收400多人,实力是小编吹上去的吧?

  • 2025-03-24 13:26

    90年代成都有7所重点大学:川大、成科、华西、成电、西财、西南交大、川师大(没错,那时川师大在师范院校内地位还是不错的)。那时高考志愿录取分重点、一般本科、专科、中专;一般川内考生只要服从调配上重点线就能上这几所学校,除了几个热门专业录取线较高外,各院校差距不大。当时成科王牌专业是皮革(全国第一),高分子材料和化工很强,至少西南各省第一毋容置疑,全国很多大学教材都采用成科出版的。

  • 2025-04-05 09:44

    作者你根本就没有写到关键点,关键点有二:一、办学经费(经济基础)的打压,泸医没改名字时年经费不足1个亿,改名后才1亿多点(现在八、九亿),四川其它高校也一样,四川全部高校每年的办学经费总和还不如清华北大任何一家高校的办学经费,不合并只能关门大吉。 二、打压四川学子,清华北大四川学子至少万分之二成绩才能读,华五至少万分之六左右,四川学子想读省外“名校”也是如此,不说现在合并后的川大、电科,就是二本院校泸医一本专业平均分吊打“京津沪、东北三省”985录取率绰绰有余。 上述两个关键点作者你不写,你反而还内讧[得瑟]?真不知道作者你有没有智商???

  • 2025-01-09 18:15

    难道只有我感觉四川联合大学比较霸气吗?

    666666 回复:
    同感[得瑟]
  • 2025-01-08 22:20

    东拼西凑才成立的大学。

    只买国货 回复:
    川大好歹是三个老重点合的,你去喷浙大吉大武大吧。[汗]
    明月松间照 回复: 只买国货
    我没喷川大呀
  • 2025-01-08 18:19

    胡言乱语!

  • 2025-01-08 17:22

    原来的八大工学院之一。

  • 2025-01-09 21:22

    纯粹瞎说

  • 2025-01-11 11:33

    为什么科大和川大只隔一道墙,很难不让人觉得以前曾经是同一所学校

  • 2025-02-06 21:00

    出去一个儿,回来成了兄弟

  • 2025-03-25 15:31

    华西并入川大才是错!

  • 2025-01-17 11:39

    华西医科大学也不应当消失

  • 2025-03-27 19:18

    由屁股做出决定。

  • 2025-04-05 10:31

    中国985、211算个屁(四川985、211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