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子总比搞科研员的得到的多,是投机取巧还是吃瓜们的纵容?

柳公子说 2017-02-20 18:51:25

戏子富得流油,而搞科研的却穷的很。这个应该是去年比较火的一个话题,突然会想起这句话,纯属是在昨日与朋友的聊天情节里。

朋友闲暇之余做好多平台的自媒体,像UC云观,头条号,企鹅号等,也收益颇丰,现在到了连约吃个饭都得提前几天预约的地步了。但纵观他的文章,我发现,偏向于娱乐,猎奇的板块,好多文章都是属于伪原创的,但阅读量的数字令人咂舌。

我不解,这不就是搬运工嘛,再重新堆砌,但实际没什么干货。

朋友说,我的目的赚钱,只要能引流来就行。有多少人写原创,写100篇都没我一篇收入高,做到最后,反而是这些喜欢做原创的人先做不下去。

朋友所说的,应该是很多做自媒体人的心声。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这句话:戏子富得流油,而搞科研的却穷的很。当然,戏子不是指那一类艺术家。

我觉得两者是有相似之处的,戏子,从一个ip里搬运出这个角色的形象,如果凭专业演技,那倒无话可说,但偏偏就有那么一类人,演技不够,颜值来凑,靠华丽外表,浮夸的表象来取宠,更匪夷所思的是,这效果还不错,也能引得一排排吃瓜群众的簇拥。

戏子总比搞科研员的得到的多,是投机取巧还是吃瓜们的纵容?我想,都有。

快节奏时代,吃瓜们在各种压力下,寻一个出口。而娱乐新奇天马行空类的东西,即便是反复组排,也总能迎合那种重压下看惯常情,忽视身边事物而急于寻求新鲜感的吃瓜群众。

也正是这样,让原创的东西,渐行渐离,也许是时代的悲哀,也许是凤凰涅盘前的吐息。

还记得吴晓波做客《爱拼大讲堂》时,面对着FJ2服装品牌创始人付强这个给过《小时代》众明星,还有像黄晓明等人做过服装设计的设计师,却遭遇“抬着头做人,低着头过日子”的困惑所说的那段话。

“我觉得你的这个行业特别重要,我们在想,如果中国在十二年,十五年后,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当我们的体量足够大的时候,全世界就会问中国一个问题,你的服装品牌是什么,你的家电品牌是什么,这些就是一个国家形象的代表。

过去的二三十年是美国人的时机,是欧洲人的时机,现在我觉得整个最近这十年来我们发觉,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亚洲人的时机了。我们看到韩国很多的品牌,很多的电影,很多的明星,包括很多的节目,都走向了全世界,中国缺什么?这就叫做软实力。中国不缺做衣服的人,中国缺做衣服设计的人,就缺你呀!”

的确,小到一言一行,大到国家形象,我始终相信原创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但原创这种东西,路还长着。缺少更多的保护,是其中一大决定性因素。如果有巨头的介入,比如像公众号已在内测的付费阅读,比如像百家球评万元悬赏活动,我相信他们的初衷是为了给原创增值的。

我并不排斥娱乐类的伪原创的东西,就像朋友写的那些,给这个严肃的世界一点亮彩。但过分的水军行为,就有点得不偿失了。当某个节目火了,一时间各大平台争先冒出类似的,充斥视野的满是相亲的,选秀的。好玩的是,这些掀起了某个时期闲聊时的谈资。只是纯属谈资。

然而像《中国诗词大会》《最强大脑》这类有着真材实料,有着强横才学与能力的节目,熟悉和关注度却并不那么高,也许是曲高和寡,也许是难能投大众所好。

我相信这样的一条路,真的很难走。但我也相信,吃瓜们在充斥着娱乐性质的新鲜玩意里流连久了,迟早会愿意,停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