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消息,近期俄罗斯多家媒体报道,俄美官员将于2月18日在沙特阿拉伯举行乌克兰问题会议。这一消息瞬间在国际政坛掀起波澜,欧洲国家对此反应强烈,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紧急行动起来。
此次会议美方代表备受关注,预计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以及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都将出席。俄方也有消息传出,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正在筹备访问沙特阿拉伯。如此高规格的双方会面,且聚焦于持续已久的乌克兰问题,其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不言而喻。
鲁比奥(资料图)
对于欧洲国家而言,被排除在这场关乎自身安全利益的谈判之外,无疑是沉重一击。欧盟外交代表卡娅・卡拉斯批评美方“背着欧洲搞肮脏交易”,德国总理朔尔茨警告“强加的和平将威胁欧洲稳定”。欧洲国家的愤怒并非毫无缘由,长久以来,俄乌冲突持续消耗着欧洲的资源,欧洲在军事、经济、能源等多方面都承受着巨大压力。据相关统计,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部分国家的能源进口成本大幅上升,部分行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近30%,这直接影响了欧洲的经济增长和民众生活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本以为自己在俄乌问题的解决进程中应当拥有重要话语权,可如今却被美国“晾在一边”。法国总统马克龙为应对这一危机,迅速召集欧洲国家领导人举行紧急峰会。此次峰会预计众多欧洲政要参与,其中包括英国首相、德国总理舒尔茨、波兰总理图斯克、北约秘书长吕特、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以及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等。马克龙试图通过这场峰会凝聚欧洲立场,让欧洲在俄乌问题上重新找回“存在感”。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时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宣称“不接受无乌方参与的协议”,但另一方面又派代表团赴沙特筹备可能的访问。这种矛盾态度,正是对美国“越俎代庖”深深担忧的体现。乌克兰长期依赖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在俄乌冲突中,美国提供的武器装备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乌克兰的军事抵抗。然而,乌克兰也害怕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在谈判桌上牺牲乌克兰的权益,毕竟美国此前的一些外交决策中,就有过为自身战略考量而忽视盟友利益的先例。
泽连斯基(资料图)
回溯过往,欧洲对美国相关政策的担忧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去年年初,特朗普参加初选的时候,欧洲就开始为其可能重返白宫做准备,甚至专门成立了研究特朗普政策的工作组。但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的一系列举动,还是让欧洲措手不及。在这次慕安会上,美国副总统万斯痛批欧洲,称“我最担心的欧洲威胁不是俄罗斯,不是中国也不是任何其他外部势力。我担心的是来自内部的威胁。欧洲正在背离其一些最基本的价值观”。这番言论引发欧洲众多政客不满,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称这是试图挑起美欧争端,挪威首相斯特勒也明确表示不同意该观点。
军事专家李莉教授曾预测,俄乌冲突的最终走向将主要受到大国间角力的影响,而乌克兰的利益可能会被牺牲。美俄此次在沙特的会晤,虽为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带来了一线希望,但乌克兰未获邀请、欧洲被排除在外等问题,无疑给和谈蒙上了一层阴影。国际社会都在密切关注此次美俄会谈,未来和谈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果,俄乌冲突能否真正迎来和平曙光,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俄乌冲突(资料图)
从更宏观的国际政治格局来看,美俄此次会谈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俄乌冲突本身。如果美俄能够在乌克兰问题上达成某些共识,这可能会重塑欧洲的安全格局,欧洲国家在未来的地缘政治博弈中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立场和策略。而对于美国来说,此次谈判也是其调整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美国需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平衡与欧洲盟友的关系。俄罗斯则期望通过此次会谈,在乌克兰问题上争取更有利的局面,缓解外部压力,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地缘政治利益。
此次俄美在沙特举行的乌克兰问题会议,已经引发了欧洲乃至全球的高度关注。欧洲国家担心的利益受损、话语权旁落等问题,在当前局势下显得尤为突出。马克龙召集的紧急峰会能否有效凝聚欧洲力量,美俄会谈又将走向何方,这一系列问题都亟待时间给出答案。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任何和平协议都需要冲突各方的共同参与和认可,只有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尊重各国主权,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