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亲王和郡王都是王爷,一字之差,二者的俸银却相差两倍

猪是的看来过倒 2024-12-25 13:49:28

清朝的亲王和郡王都是王爷,一字之差,二者的俸银却相差两倍

世人皆知清朝最讲究等级规矩,宫里的主子们更是分得清清楚楚。可鲜为人知的是,那些在宫廷戏里经常出现的"王爷",其实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在清朝,能被称为"王爷"的只有亲王和郡王两种,可就这一字之差,两者的待遇却天差地别。有趣的是,连亲王的长子领的俸银,都比郡王还要多。那么,这王爷与王爷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讲究呢?

一、清朝宗室爵位的十二等分

康熙四十四年的一个早晨,礼部尚书张英正在翻阅一份关于宗室爵位的奏折,突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原来,在清朝建立之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的宗室爵位远没有这般繁复。直到顺治帝时期,才开始系统地将宗室爵位划分为十二等。

这十二等爵位,就像一座精心设计的金字塔。金字塔的最顶端,是和硕亲王。"和硕"二字在满语中是"贵重"的意思,可见其地位之尊崇。紧随其后的是多罗郡王,这"多罗"二字同样来自满语,意为"尊贵"。

说起这"多罗"二字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典故。康熙五年,一位年迈的满族老人向朝廷上书,讲述了努尔哈赤时期"多罗"一词的由来。原来,当时的王公贵族们在觐见时,都要佩戴一种特制的玉佩,这种玉佩在满语中就叫"多罗"。久而久之,"多罗"就成了尊贵身份的代名词。

在多罗郡王之下,是多罗贝勒和多罗贝子。这两个爵位的设立,还与一桩旧事有关。崇德元年,皇太极为了安抚宗室中的年轻一代,特意为他们增设了这两个爵位。贝勒比贝子高一等,但都可以参与议政。

再往下数,便是镇国公和辅国公。这两个爵位的名字看似相近,实则大有讲究。"镇国"二字,取自古语"镇抚四方"之意,而"辅国"则取"辅佐朝廷"之意。康熙年间,朝廷还特意规定,这两种公爵在参加重大典礼时,要分别站在东西两侧,以示区别。

再后面的爵位就更有意思了。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这两个名字里的"不入八分"四个字,来历颇为特别。原来,清朝规定宗室王公可以享受"八分俸禄",但这两种爵位的俸禄要打个折扣,所以就在前面加了"不入八分"四字。

最后三等是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和奉国将军。设立这些将军号,是因为清朝立国之初,宗室子弟大多参与军事。而最末一等的奉恩将军,则是专门为那些年幼的宗室子弟预留的一个起步爵位。

顺治九年,朝廷还专门颁布了一道上谕,详细规定了这十二等爵位在朝会时的站位、服色的区别,甚至连轿子的大小、仪仗的规格都一一列明。这些规定被收录在《大清会典》中,成为了清朝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二、亲王与郡王的根本区别

乾隆十五年春,一场特别的宗室会议在京城举行。会议的主题是重申亲王与郡王的职责区别,这次会议的记录被收录在《清宫典制备览》中,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亲王和郡王的封号来源,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康熙二十年,一位年过七旬的满族老臣在奏折中提到,在努尔哈赤时期,亲王的封号主要授予开国功臣和皇帝的亲兄弟。而到了皇太极时期,这一制度逐渐规范化,亲王封号开始主要授予皇帝的儿子。

值得注意的是,清朝对亲王和郡王的居住地域有着严格的规定。顺治六年,朝廷颁布了一道特别的谕旨,明确要求亲王必须居住在京城,而郡王则可以选择在京城或者封地居住。这一规定的出台,与明朝藩王制度的教训有关。顺治皇帝在谕旨中特别提到,明朝的藩王分布各地,最终导致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

在朝廷话语权方面,亲王和郡王的差异更为显著。雍正元年的一份朝廷档案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当时有一位郡王在朝会上提出建议,但因为不符合规矩而被当场制止。原来,按照清朝的制度,只有亲王才有资格在朝会上直接向皇帝提出建议,郡王则需要通过正规的奏折渠道。

这种差异还体现在日常政务参与上。康熙三十年的一份《议政王大臣议单》显示,在重大政策的讨论中,亲王可以直接参与决策,而郡王只能作为列席人员。即便是同样参加议政,亲王可以坐在东侧的特定位置,而郡王则只能在西侧就座。

甚至连觐见皇帝的规矩都不尽相同。乾隆年间的宫廷记载表明,亲王每月可以定期觐见皇帝,而郡王则需要等待特别传召。在重大节庆日,亲王可以走御道直接进入金銮殿,郡王则需要从侧门进入。

这种区别还延伸到了府邸的规制上。雍正八年,工部详细规定了王府的建筑标准:亲王府可以使用黄色琉璃瓦,门前可以竖立华表,而郡王府只能用绿色琉璃瓦,门前也不得竖立华表。就连府中的柱子数量也有严格规定,亲王府正殿可用九根柱子,郡王府则只能用七根。

在仪仗队列上,亲王出行可以有二十四名仪仗手,使用红色伞盖,而郡王只能有十六名仪仗手,使用蓝色伞盖。这些看似细微的差别,在等级森严的清朝社会中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三、亲王和郡王的俸禄待遇差异

乾隆三十六年冬日,户部尚书刘统勋正在核查一份特殊的账册。这份账册详细记载了清朝亲王和郡王的俸禄清单,其中的数字差异令人惊讶。按照清朝的规定,一位和硕亲王每年可以领取一万两白银的俸禄,而郡王却只有五千两,仅为亲王的一半。

这份账册还记载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康熙五十年,一位刚被封为亲王的皇子发现,自己的俸禄中除了白银之外,还包括大量实物。这些实物包括每月一百石米、五十石面、二百斤肉、一百斤鱼,以及相应的柴火、炭、油、盐等生活必需品。而郡王的实物俸禄则要减半计算。

不仅是基本俸禄,连年节赏赐也有天壤之别。雍正八年的一份《内务府银库档》显示,每逢春节、端午和中秋三大节日,亲王可以得到总计三千两白银的节日赏赐,而郡王则只有一千五百两。甚至连过年时收到的补服银(用于添置衣物的专项经费)也相差悬殊,亲王是一千两,郡王只有五百两。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俸禄待遇还会随着特殊情况发生变化。乾隆二十年,一位年迈的亲王因为年过七十,按照规定每年还可以额外获得"养老银"两千两。而同样年纪的郡王,养老银只有一千两。这项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当时朝廷为了体恤年长的宗室王公,特意设立了这项补贴。

在住房待遇上,差异同样明显。根据雍正十年的《工部档案》记载,朝廷为亲王修建王府时,可以动用工部银两万两,而郡王府的预算则只有一万两。就连每年的修缮费用也有区别,亲王府每年可以申请五百两维修银,郡王府则只有二百五十两。

甚至连王府中的仆役数量都有严格规定。乾隆四十年的一份《内务府奏销档》记载,亲王府可以养供五十名包衣(世袭的家仆),每人每月可以领取四两银子的工食银。而郡王府的包衣限额只有三十名,每人每月的工食银也只有三两。

在特殊赏赐方面,差异更为显著。比如皇帝举行万寿节时,亲王可以获得价值千两的补服彩缎,而郡王只能得到五百两的。即便是日常用度,如笔墨纸砚、香烛等物,亲王的份例也是郡王的两倍。这些细微的差别,都清晰地反映出清朝等级制度的森严。

顺治九年,内务府还专门制定了一份《王公赏赐则例》,详细规定了各类赏赐的标准。这份档案不仅涉及正常的俸禄和节日赏赐,还包括婚丧嫁娶时的特殊赐予。比如亲王娶亲时可以得到万两白银的添妆银,而郡王则只有五千两。

四、亲王世子的特殊待遇

雍正三年春天,一份关于亲王世子待遇的奏折引起了朝廷上下的广泛关注。这份奏折详细记载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事实:亲王的长子,也就是世子,不仅地位尊贵,其俸禄待遇竟然比郡王还要优厚。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康熙二十三年,朝廷正式确立了亲王世子的俸禄制度。按照规定,亲王世子每年可以领取六千两白银的俸禄,比郡王的五千两还多出一千两。这项制度的设立源于一个历史典故。当年,康熙帝在翻阅《太祖实录》时发现,努尔哈赤时期就特别重视继承人的培养,认为这关系到家族的延续。

在实物待遇方面,亲王世子同样享有特权。乾隆十二年的《内务府月例册》显示,世子每月可以领取八十石米、四十石面、一百五十斤肉、八十斤鱼,这些数量都超过了郡王的标准配给。甚至连日常用度如油盐酱醋,世子的份例都比郡王要多。

更有意思的是世子在宫廷礼仪中的特殊地位。雍正九年,礼部专门制定了《世子仪制则例》,规定世子在参加朝会时可以站在郡王之前,位置仅次于亲王。在大型庆典上,世子可以穿着紫色蟒袍,而郡王只能穿蓝色蟒袍。这些细节都显示出世子的特殊地位。

教育培养方面,朝廷对世子也格外重视。乾隆二十五年的一份《宗学档案》记载,世子从十二岁起就要进入专门的宗学学习,由朝廷派遣的四位大臣轮流担任师傅。这些师傅不仅教授经史典籍,还要传授骑射武艺。而郡王的子弟则没有这样的待遇。

在婚姻大事上,世子更是享有特权。康熙四十二年的一份《内务府婚仪档》记载,世子成婚时可以得到八千两白银的添妆银,比郡王多出三千两。婚礼规格也更高,可以用八抬大轿,摆设"八扇风"仪仗,而郡王只能用六抬轿子和"六扇风"仪仗。

住所规制上,世子也有专门的标准。乾隆三十年的《工部则例》规定,世子府邸可以使用青色琉璃瓦,正殿可立八根柱子,门前可设石狮子。这些规制都高于郡王府的标准。每年的府邸修缮费用,世子可以申请三百两,也比郡王多出五十两。

值得注意的是,世子还享有特殊的政务学习权利。雍正十三年,朝廷规定世子可以列席军机处会议,旁听重大政务的讨论。这项特权连郡王都不曾拥有。通过这种方式,朝廷有意识地培养世子的政务能力,为将来继承亲王做准备。

1 阅读:361
评论列表
  • 2024-12-26 15:01

    固山贝子,不是多罗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