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等功效,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近年来,其块根、藤茎(夜交藤)及嫩叶均可入药或作为保健原料,种植3-4年的块根亩产可达1200公斤以上,按市场价计算亩收益超万元。尤其适合山区、半沙质土壤地区发展特色种植,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
何首乌喜温暖湿润环境,忌积水与黏重土质。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半沙壤土或腐殖质壤土。
整地技巧:深耕50厘米,晒地15-20天灭杀病菌虫卵,结合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4000公斤/亩、复合肥30-60公斤作基肥。
起垄规格:畦宽70-100厘米、高30厘米,双行种植行株距27×27厘米,便于后期搭架引蔓。
2.繁殖方法:3种高效育苗方案扦插法(主流技术):选健壮青紫色藤茎,剪15-20厘米带2-3节的插条,蘸生根粉后斜插,保持土壤湿润,成活率达90%。
压条法:将藤蔓压入土中促生根,剪段移栽,适合小规模补苗。
种子繁殖:3月播种,拌草木灰撒播,覆薄土及松针保湿,60天后间苗至株距3-4厘米。
幼苗期: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前10天早晚各淋水一次,成活后施稀薄粪水提苗。
生长期:7-8月追施氮肥(如尿素),9-10月块根膨大期增施磷钾肥(草木灰+复合肥),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
花期控肥:开花前剪除花枝,避免养分消耗,集中供应块根。
2.搭架引蔓与修剪:增产核心搭架方式:苗高30厘米时搭人字架或篱笆架,顺时针右旋引蔓,避免藤蔓反向缠绕。
修剪要点:每株保留1-2条主蔓,定期摘除侧芽、脚叶及过密分枝,增强通风透光。
3.病虫害防治:早发现早处理根腐病:雨季及时排水,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灌根。
叶斑病/锈病:喷施75%百菌清800倍液或石硫合剂,7-10天一次。
蚜虫/金龟子:用乐果乳油或敌百虫喷雾,连喷2-3次。
块根采收:种植3-4年后秋季采挖,切片晒干或烘干,优质首乌片色泽棕红、粉质足。
藤茎利用:每年秋季割取木质化茎藤,切段晒干作夜交藤入药,亩增收益2000-3000元。
贮藏要点:干品密封防潮,鲜块根可沙藏保鲜,避免霉变。
五、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广东德庆县种植户采用“扦插+压条”双模式,配合科学搭架,实现亩产鲜块根1500公斤,年收益超1.5万元。关键经验:勤修蔓、重底肥、防积水,结合电商渠道拓展销路,利润再增30%。
结语何首乌种植技术门槛低、回报周期适中,适合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项目。掌握核心管理要点,结合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可显著提升收益。转发收藏本文,助你轻松入门高收益药材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