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去哈佛访问,住在剑桥。
没写错,哈佛所在城市就叫剑桥,我住的房子旁边还有条街叫牛津。
剑桥在波士顿周边,但你问剑桥居民,人家会说自己住剑桥,没人会说住波士顿。
为什么?
因为剑桥有钱,房子贵,地税高,福利好,是人上人,人家才不愿意跟波士顿扯上关系。
而整个东部这几个州又统称为新英格兰地区,是美国老钱集中地,也是全美最富地区之一。
我租的那间公寓,两室一厅,140平,月租3200刀。
这还是因为房东错过了租房季,所以打折租给我的。
走之前房东带了两波租客来看房,当天就又租出去了,月租3700刀。
美国治理模式之前讲过很多次,想必大家也清楚。
就是房子越贵交的房产税越高。
交的税越高,反过来区域建设也就越好。
除了那些豪宅区,我住的那片在全美来说,应该也属于不错的了。
可饶是如此,我还是被那房子的电路惊到了,居然时不时电压不稳,灯光闪烁不定,有点美国恐怖片的意思。
但别看电路不行,电费可不便宜呢。
刚去第一个月居然花了100多刀,关键是除了微波炉和烤箱,根本也没别的大功率电器。
烤箱也没用过几次,不知道电都耗在哪了。
当然,电单价也高,合着人民币1块多了,此外还有各种服务费,杂七杂八算下来,用电成本差不多是国内的3倍还多。
其实冬天还好,毕竟大电器只有烤箱和微波炉。
到了夏天就惨了,今年麻州格外热,不开空调根本受不了。
但这种老楼压根不让装空调,于是家家户户都买那种像空调扇一样的东西,放在窗口当空调。
我那房子里房东留下三台,实在热得受不了拿出来装上。
结果开机5分钟跳闸了。
顺着线摸到地下室去找电闸,看到才发现,跳闸真不冤,那乱七八糟的电线和配电箱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古董了。
外加那个空调噪音太大,打开跟拖拉机一样,我也不愿意开它。
好在没过多久学校放假出去玩了一个月,也就不用再忍受东海岸的酷暑了。
但你别看人家基础设施不咋地,电价还贵,但用起来可是一点不心疼。
大冬天室内必须达到穿短袖短裤的温度,甚至办公室里有人热得不行,开着风扇吹。
夏天则必须达到穿拖鞋冻脚的程度,每次参加讲座我都不敢喝水,怕冻得细胞缩水频繁上厕所。
更有甚者,不少女生在办公室穿着羽绒服。
刚去了不习惯,几乎每个中国人都骂,这帮美国人就是有病,非得冬天夏天颠倒着过。
而且办公室里从来不关灯。
我刚去想节约能源,找了半天,连开关都没找到。
问周围美国人,在这呆了十多年的都不知道开关在哪。
我甚至怀疑他们的灯没有开关,就只能一直开着。
根据数据,美国居民人均每月用电量达到364度。
相应的中国居民人均每月用电量仅为82度。
美国是中国人均不到4倍多不到5倍。
说这些就是想告诉大家,以美国人的基础设施和浪费程度,总发电量所反应的工业产能肯定失真。
2023年美国总发电量4.49万亿千瓦时,是中国9.46万亿千瓦时的大概一半。
这其中,居民用电超过1.5万亿千瓦时。
商业客户用电量超过1.4万亿千瓦时。
再刨除其他杂七杂八的用电,最后留给工业的电量也就只有1万亿千万时左右。
而中国的居民用电量仅为1.35万亿千万时,但工业用电量则达到了惊人的6万亿千万时。
你说美国人在生活中这么浪费,在生产中就能节约了吗?
考虑到效率,美国的工业产能恐怕还得再打个折。
本来就只有中国的1/6,再打个折,能不能剩下1/10?
虽然我没有具体数据,但如果真是这个结果,我并不感到惊讶。
说到这,精神美国人估计又坐不住了,说我抹黑美国。
我说实话,在哈佛这大半年,我还真交了几个美国朋友,而且遇到的绝大多数美国人都很善良礼貌(除了黑大妈这个傻X物种),远比精神美国人强太多了。
所以我不但不讨厌美国人,相比其他国家,例如俄罗斯人、德国人,我还真挺喜欢美国人。
但一码归一码,美国虽然也是好人多,却挡不住美国的衰落。
或者换个角度,美国其实也不算太衰落,毕竟人家那100多年的楼维护得挺好。
只是一旦跟中国比,就立马相形见绌了。
而且美国整个社会都在摆烂,效率低到令人发指。
以至于回国之后我每办一件事,都得发自内心地赞美一下人家工作人员,国内5分钟解决的问题,放在美国没准就得5天。
就这状态,反正我是看不到MAGA的希望。
本来为了尽量客观评价,我还真想找点美国的优点。
可搜肠刮肚到最后,也就只能想到那几个美国朋友和自然环境,其他是真夸不出口。
那这不就是个淳朴天然的大农村嘛。
哦对了,美国有一个强项,量化基金赚得是真多。
刚毕业的本科小孩去了居然直接给到60万刀年薪,虽然每年也有固定百分比的强制末位淘汰。
就是不知道降息之后,美股还能蹦跶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