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养鹅不懂通风技巧,鹅舍疾病横行,合理通风改善环境
在养鹅的世界里,许多新手满心欢喜地开启了他们的养殖之旅,却常常遭遇意想不到的困境。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新手养鹅户的鹅舍里疾病不断,小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而有些养殖户的鹅却健康茁壮地成长呢?这背后隐藏着一个许多新手都极易忽视的关键因素——通风。
我们先来说说这背后的问题有多严重。想象一下,一位新手养鹅户精心照料着自己鹅舍里的小鹅,每天按时喂食、换水,满心期待着小鹅们快快长大。可是没过多久,就发现小鹅们开始不爱吃食,精神萎靡,有的还出现了咳嗽、拉稀等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病鹅的数量越来越多,整个鹅舍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这位新手养鹅户四处求医问药,尝试了各种药物和治疗手段,可鹅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损失惨重。这其实就是通风不良带来的恶果。
从各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首先是空气质量方面。鹅舍如果不通风,氨气的浓度会迅速升高。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通风良好的鹅舍中,氨气的浓度可能维持在每立方米10 - 15毫克左右,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范围。但是如果通风不佳,氨气浓度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超过30毫克每立方米。氨气对鹅的呼吸道黏膜会产生强烈的刺激,降低鹅的免疫力,使得它们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而且,高浓度的氨气还会刺激鹅的眼睛,导致眼结膜炎等疾病的发生。
再说说湿度问题。不通风会让鹅舍内的湿度不断增加,鹅舍内过高的湿度就像一个细菌和霉菌滋生的温床。就像在潮湿的墙角容易长苔藓一样,鹅舍内潮湿的环境下,各种病菌和霉菌会大量繁殖。鹅一旦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感染疾病的风险就大大增加。据调查,在湿度长期不达标的鹅舍中,鹅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比通风良好、湿度适宜的鹅舍高出50%以上。
另外,温度也是通风影响的一个因素。通风不良会导致鹅舍内温度分布不均匀。鹅是恒温动物,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温度忽高忽低,鹅就会产生应激反应。这种应激会影响鹅的新陈代谢,使它们的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发病。比如说,在冬季,如果不通风但又想保持鹅舍的温度,会使舍内空气沉闷,湿度增大。鹅在这样的环境里,很容易患感冒等疾病。而在夏季,通风差的话,鹅舍内会闷热无比,鹅会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散热,这也容易造成脱水等健康问题。
既然通风这么重要,那么如何合理通风来改善鹅舍环境呢?
对于规模较小的家庭式鹅舍,可以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窗户位置。窗户不要开得太大,避免强光直射和强风直吹鹅群,但要保证空气能够在鹅舍内形成对流。比如,可以在鹅舍的东西两侧相对的方向开设窗户,在清晨和傍晚,外界气温较低的时候,可以打开窗户进行通风换气。同时,要注意风向。如果风向是从南向北吹,那么北面的窗户就不要开得太大,否则冷风会直接灌入鹅舍。
除了自然通风,机械通风也是很多养殖户的选择。在风机通风时,要根据鹅舍的大小和鹅的数量来确定风机的数量和功率。一般来说,每30 - 50只鹅需要配备一台小功率的风机。而且要设置合理的通风时间间隔。比如,在夏季高温时,可以每隔15 - 20分钟通风5 - 10分钟,以保持鹅舍内凉爽且空气新鲜。在冬季,通风时间间隔可以适当延长到30 - 60分钟,每次通风时间3 - 5分钟。这样可以既保证空气质量,又能维持鹅舍内的温度。
另外,通风的时机也很关键。不要在鹅刚喂饱饭后马上通风,因为这时候鹅处于饱腹状态,突然的空气流动可能会让它们不适。可以在喂食后1 - 2小时再进行通风。还有,在鹅舍内有大量灰尘或者湿度特别高的时候,也要及时通风。
对于大型的养鹅场来说,通风系统的设计就更加复杂和专业了。可以采用通风窗、水帘、风机相结合的方式。水帘可以在夏季起到降温增湿的作用,风机则可以将外界的新鲜空气引入鹅舍,并将舍内的污浊空气排出。而且养鹅场要设置专门的环境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季节、天气和时间来自动调节通风量。
总之,通风在养鹅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新手养鹅户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因为不懂通风技巧而让鹅舍成为疾病的温床。只要重视通风问题,并且根据自己鹅舍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通风方法,就一定能够改善鹅舍的环境,让小鹅们健康成长,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在养鹅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收获满满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