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31日,
2024中国仰韶酒文化节将举办,
打造一场专属仰韶的技艺、品质、文化盛宴。
100多年前,瑞典学者安特生挖开仰韶村断壁的口袋型灰坑,抖落覆盖的泥土惊喜的发现是红底黑花、打磨光滑的彩陶残片时,他猜测这片古人类活动的遗址,正是最早的华夏民族人工酿酒的遗迹。
最开始,酒的出现,理应是天工的造化,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酒。晋人江统在《酒诰》里载有:“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简单来说,就是谷物煮熟了之后,将它们丢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可自行发酵成酒。聪慧的古人们正是受到这种自然发酵成酒的启示,逐渐发明了人工酿酒。
人工酿酒最直接的证据便是工具的使用。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酒具,其中一只盛酒用的“黑陶大口尊”最为著名。1983年10月,在杨家村文化遗址出土的一套酒具(5个小陶杯、4个高脚杯、1个陶葫芦),曾由史前考古学家证明确认为酒具,属泥质红陶,系仰韶文化早期偏晚时的遗物。
2021年9月,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又发布重要考古成果——在仰韶村遗址仰韶文化中期、晚期小口尖底瓶样品中检测出谷物发酵酒残留。
不断更新的考古证据,直接说明了华夏民族的酿酒技术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开始萌芽。可以确定,距今约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应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可信的中华酒文化的源头。
时光悠悠7000年,曾见证了黄帝部落开天辟地辉煌的仰韶酒仍在酿造,华夏酒源仍旧汩汩流淌。从仰韶时期的曲蘖酒,到战国时期的醴泉春,到明清时期的曲酒,再到新世纪仰韶彩陶坊酒的诞生,悠久的酿酒史,追溯出"中国白酒的根脉"——仰韶文化,塑造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河南渑池。
10月30日-31日,仰韶酒业集团将于河南渑池举办“2024中国仰韶酒文化节”。
以传承、弘扬、创新仰韶文化为己任,“中国仰韶酒文化节”经过两年连续举办,已成为仰韶酒业的一大文化IP。也有赖于仰韶酒业的传承、传播,上下七千年,纵横近万里,囊括了地理、文化、华夏精神、国酒国陶四大领域的仰韶文化,再度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渗透进今天的仰韶酒,成就独一无二的“中国陶香”。
如同7000年前的古人一样,仰韶酒业始终坚守陶蒸酒手工酿造方法,九粮九蒸,历经八十一道工艺,只用陶蒸酒,用陶盛酒,用陶藏酒。
在地处黄河之滨、秦岭山脉与太行山脉"二龙戏珠"之地的仙门山,仰韶酒业打造出十里洞藏基地——陶香洞天。自然天成的大小洞穴,负氧离子充足,能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封藏环境,藏在这里的仰韶原酒,经过岁月洗礼、山体滋养,就会变得醇厚绵长、幽雅细腻。
“中国仰韶酒文化节”举办以来,生态洞藏封藏大典便被作为其中的重头戏,引领陶融香白酒爱好者体验仰韶酒业对生态酿造的坚守与传承,领略千年传承不息的仰韶文化的底蕴与魅力。
如今,仰韶再度向世界发出热情邀请,诚邀走进“人类远祖起源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仰韶文化发现地、世界美酒特色产区”——河南仙门山,参加“2024中国仰韶酒文化节”,近距离感受中华美酒的血脉传承、仰韶美酒的匠心酿造,以及根植于仰韶的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此外,仰韶酒业集团还将一起举办陶融车间投产仪式、高粱文化节、产品鉴评会,为经销商和消费者打造一场专属仰韶的技艺、品质、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