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龙镇里有龙翔——读杨旭玉《湘土琢玉》有感(文/杨圣材)

仁道谈小说 2024-11-02 02:02:12

接龙镇里有龙翔

——读杨旭玉《湘土琢玉》有感

(文/杨圣材)

我同学杨旭玉出版了新书《湘土琢玉》,是他的古诗词集,送给我一本,令我非常感动。去年他的著作《湘土文心》出版后,几次说要送我一本,足见他的诚心。他是中方县接龙镇桥头村人,妥妥的青年才子,我为老家有这样一位青年才俊而感到自豪。

杨旭玉收录于《湘土琢玉》的《归乡》组诗,获得了2023年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诗歌组一等奖,足见他的非凡实力;在太白文艺出版社10月份推荐的好书名单中,《湘土琢玉》赫然在目。他告诉我,太白文艺出版社是西北地区惟一独立建制的专业文艺出版社,等级很高,每月会出版很多新书,他的《湘土琢玉》能被出版社精选出来向读者予以推荐,说明了这本书的艺术价值。

杨旭玉在语文教学上也卓有成效,桃李辈出。除了《湘土琢玉》封面折页镌印的成就外,他还辅导学生参加2020年洪江市“学好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辅导学生参加第八届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得省级二等奖;个人还获得过2021年祁东县高中语文教师现场作文一等奖。

杨旭玉这本《湘土琢玉》,体现了他踏实勤勉的创作态度。众所周知,现在的诗坛以写现代诗者居多,流派纷呈,鱼龙混杂。杨旭玉不去凑这个热闹,他坚持自己的古典诗词创作,敢于守望传统文化精神家园。有人说写格律诗是“戴着镣铐跳舞”,此话不假,因为格律诗对平仄、对仗、意象、意境等都要求严格,稍一出错,可能就会被人笑话。是故,一般人既不愿写,也不敢写古诗词。再者,写古诗词的人,以老年群体居多,像他这种80后作家,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的确不容易。

他的很多作品,流露出浓浓的感恩。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会走得更为长远。如第55页的《念奴娇·感恩同窗杨圣材襄助因有所寄》:“秋高素净,念清梦、斜挂村头杨柳。一片彤云飞洒去,新雨应淋山后。野兔窝低,珍馐枞菌,松下连千亩。蕨栖肥雉,东篱恰合斟酒。江海多少沉浮,而今算是,君我情长久。自古相然推义气,仰望经纶翻手。太白诗才,稼轩肝胆,桑梓烦相守。夜来黄鹤,接龙湾里知否。”

这首词是写给我的,我很感动。2022年国庆节前夕,杨旭玉在衡阳祁东教书,念及先妣弃养,家中老父孤独寂寞,便在网上购买一对兔子、一对鸽子让其饲养,以使他晚年感情有所寄托。快递运到接龙镇,杨旭玉多次打他父亲电话,可能因为农事繁琐,老人家没有来镇上取快递。他就给我打电话,让我帮个忙。我将兔子和鸽子送到野鸡冲以后,他给我转了100元辛苦费,我没有收下。他便填了这首词。

“野兔窝低,珍馐枞菌,松下连千亩”,这是对家乡山珍的回味。每年秋季,老家都会出产枞菌,这使他回味无穷。“江海多少沉浮,而今算是,君我情长久”,这一句诗我读了以后眼睛湿润了。我们虽是初中、小学同学,但高中、大学乃至参加工作以后,就没有缘份再一起同窗共读了。人事沉浮,名利成败,使人无限羁绊,唯有那份真诚的友谊值得珍惜。他在这首词里,对我与他的友情寄予了厚望,这成为我在生活中回味前尘的一股暖流。

词的尾句“夜来黄鹤,接龙湾里知否”,嵌入了家乡接龙镇的地名,又使用了“黄鹤”这个意象,可谓清奇卓荦。它寓意着超脱尘世,不受玷染的人格。杨旭玉委托黄鹤寄信,可谓想象大胆,寓意丰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读他的其他诗词,如《怀化市鹤鸣洲行》《怀化市沿河路行》等,你都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浪漫气息,他在字里行间融入了神话传说,提升了诗词的艺术品位。读完这些作品,让人对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拍案叫绝。

杨旭玉是接龙人,在这本《湘土琢玉》里有不少诗词都写到了家乡的旖旎风光、厚重人文、传统习俗等,品读这些“湘土”味浓的诗句,仿佛让读者置身于“关西孔子”杨震后代繁衍生息的传统古村落中。小桥流水、古墙旧瓦、溪流淙淙、秋月皎洁……

从接龙镇走出,愿杨旭玉飞得更高。

作者单位:中方县接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0 阅读:0

仁道谈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