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历史评价为何这么高?既成功且主动成仁,历史长河难有第二人

逸兴的游子 2025-01-14 11:10:56

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总有那么几个人物让人念念不忘。

于谦,这个名字,或许不像岳飞、文天祥那般家喻户晓,但他的故事,却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

他用一己之力挽救了大明江山,却在八年后,被推进了冰冷的刑场。

更让人唏嘘的是,他本可以不死,但他选择了“成仁”。

为什么会这样呢?

1449年夏天,北方的风卷着沙土,蒙古瓦剌部的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大明边境。

大同失守、阳和溃败,接连的战报让整个朝廷陷入恐慌。

彼时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年仅二十多岁,血气方刚,偏偏周围还围了一群只会拍马屁的太监。

一个名叫王振的宦官,凭借巧舌如簧,硬是把皇帝忽悠得决定御驾亲征。

五十万大军出发时,浩浩荡荡,声势惊人,可惜,这支队伍虽然人多,却乌合得很。

结果,到了土木堡,大明的精锐被蒙古铁骑彻底击溃,皇帝成了俘虏,朝中一片混乱。

土木堡一役的失败,不仅让大明损失了半数的精锐,还让整个朝廷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尴尬局面。

皇帝没了,朝中重臣死了一大半,甚至连谁来做决策都成了问题。

更糟的是,瓦剌的军队步步紧逼,北京城危在旦夕。

此时,朝廷内部出现了两派:一派主张南迁南京,这样至少能保住一部分皇族血脉和资源;另一派则坚持死守北京,守住祖宗的基业。

于谦站了出来,他的态度很明确——南迁无异于拱手把北方大片土地让给蒙古,短期看似安全,长远却是灾难。

可问题是,死守北京意味着极大的风险,毕竟京城已经没有多少兵可用,能否守住还是未知数。

站在朝堂上的于谦,早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他知道,自己必须担起这个责任。

于是,他一句“社稷为重,君为轻”掷地有声,劝服了朝中大部分人,同时说服太后另立新君,以稳定军心。

几天后,明代宗朱祁钰登基,于谦则被任命为兵部尚书,负责北京的防务。

此时的北京,城中仅剩的士兵多是老弱病残,而瓦剌的铁骑已经杀到了紫荆关。

留给于谦的时间不多了。

他先是派人封锁关隘,试图拖延瓦剌的进攻速度。

紫荆关的守将韩青带着仅剩的几百士兵,和瓦剌大军硬抗了整整五十多天,最终战死沙场。

正是这五十天,让于谦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他又紧急调兵遣将,从各地抽调军队,同时清点战场遗留下的装备,重建了火器部队。

十月,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气势汹汹。

然而,于谦精心布置的防御网络却让蒙古铁骑吃了大亏。

城头的火炮和火枪对瓦剌的骑兵造成了巨大的杀伤。

几天后,瓦剌首领也先终于意识到,继续进攻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麻烦,无奈之下撤军。

北京保住了,大明保住了,于谦成了拯救国家的英雄。

然而,这场胜利背后的代价却是沉重的。

八年后,英宗朱祁镇复辟,于谦被控以谋逆之罪,押赴刑场。

这位曾经的功臣,走完了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有人说,于谦是个“书生意气”的理想主义者,明明有实力保全自己,却选择了放手。

他在位时权势滔天,手握京城禁军,甚至连他的女婿都是锦衣卫的高官。

可他没有动用这些力量阻止朱祁镇的复位。

这是因为他知道,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是大明唯一的合法继承人。

如果他强行干预,只会造成更大的混乱。

与其让国家陷入内乱,他选择了牺牲自己。

于谦的死,既是一场悲剧,也是一种成全。

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信仰,那便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没有岳飞的壮志未酬,也没有文天祥的孤胆赴死。

他的故事,更像是一场冷静而又深沉的抉择。

他选择了国家,选择了百姓,最终选择了牺牲自己。

有人说,历史不应该只记住皇帝的名字,更应该记住那些用血肉之躯托起江山的人。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