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晚间,嘀嗒出行(以下简称“嘀嗒”)正式向香港交易所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今天,嘀嗒要IPO奔赴港交所上市的消息刷遍朋友圈,似乎一夜间嘀嗒成为独角兽了?一时间,嘀嗒要成为出行第一股,要正面刚滴滴的言论铺面而来。
在此,笔者却要说,嘀嗒即使成功冲刺为出行第一股,也依然是个锤子!前途恐怕依然不容乐观。客观的说,在资本市场,各类“第一股”概念太多了,曾记否曾经的电商第一股麦考林,二手车电商第一股优信,即使抢先上市了,又如何?各类实力才是最终的江湖地位的奠定。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嘀嗒宣称目前其在在顺风车市场排名第一,对此我只能呵呵了。这个数据太水了,“第一”的含金量也难免大打折扣。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网约车出行市场,滴滴出行是无可争议的绝对第一。
笔者亲自体验过嘀嗒,其主打顺风车,其平台上的用户订单少,车辆很少。而且,技术水平较差,体感比滴滴差多了。
其次,本质上,嘀嗒的快速起量是沾了滴滴顺风车被封停的光。
招股书显示,2017、2018和2019年,嘀嗒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49亿元、1.18亿元和5.81亿元,三年累计增长近12倍。这三年恰是滴滴顺风车留下的空窗期。特别是,滴滴顺风车在2019年期间几乎完全没有运行。
滴滴顺风车曾遭遇的风险,嘀嗒一样都少不了。只不过,目前嘀嗒的体量还不大,监管层面和舆论层面还没有盯上它罢了。而且,如今,随着滴滴顺风车的全面重启,再加上滴滴今年投入1亿元补贴“快的新出租”,这必然会对嘀嗒的后续产生倾倒式的分流打压。
可以说,前方,嘀嗒,全面承压,即使成功上市,也是前景堪忧。最后,眼下,嘀嗒只涉足顺风车和出租车,融资还不到滴滴零头,是个“小公司”。迄今为止,融资规模才不到5亿美金,而滴滴的融资规模超过200亿美金。估计之所以此番抢着上市,就是急需资金。要知道,嘀嗒账上现金并不充足。2019年底,其账上现金不到1亿元人民币。且看,这个有点“拉大旗作虎皮”的嘀嗒如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