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中风、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肝癌这几项慢性病已成为中国人过早死亡的五大主要原因。同时,高血压、吸烟、高盐饮食和户外空气污染也成为四大主要健康风险因素。
癌症筛查是一种更专业、针对性更强的体检方式,针对不同种类的癌症筛查,需要有针对地做不同项目的检查,才能做到有效防癌!
❶ 肺癌筛查:千万记住用 CT
X 光片分辨率低,检出肺癌率较低,胸部 X 光片检查诊断是肺癌,临床常常就已经到晚期了。可以说,用X光片查肺癌,完全是在假装防癌。对于小于 1 cm的小结节,更是几乎没有检出效果。
专家建议
用高清 CT 检测肺癌由于分辨率高,肺癌肿瘤在 1 厘米,甚至 0.8厘米时即可被查出。建议 50 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体检中把X光片换成 CT。另外,更推荐大家用低剂量螺旋 CT查肺癌,加上几个生物标记,检出率可以到 90% 以上。事实上,肺癌是最可预防的癌症之一。
❷ 乳腺癌筛查:乳腺钼靶不可少
有些人认为 CT 是万能的,其实并非如此。当 CT 用于乳腺癌检测时,存在灵敏度不高、对乳腺的特异性也不强的劣势。另外,还有一些地方会用红外线检测乳腺情况,这个也不推荐,因为红外线检测不是按国际标准,机器的性能差、灵敏度低、误差大,一般是依靠医生的主观判断。
专家建议
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 40 岁开始,但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纪提到 40 岁之前,首先建议通过乳腺钼靶照片来判断,乳腺 X 线检查是乳腺筛查的标准手段,而同时乳腺超声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此外,相对于乳腺 CT,核磁检查效果会更好。
❸ 宫颈癌筛查:HPV、TCT 要分清
很多人一说检查宫颈癌,首先想到的是 HPV 检查,其实 HPV 是对病因的检查。真正有效检查宫颈癌的是 TCT 检查。
HPV、TCT 两兄弟长得有点像,但 TCT 的触角比 HPV 长多了,还能识别癌前病变,抓到霉菌、滴虫、衣原体等小鬼。TCT 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其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 90% 以上,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❹ 前列腺癌筛查:PSA 筛查要先行
专家指出,腹部彩超却根本查不出早期的前列腺癌,甚至连确诊作用都没有。筛查前列腺癌,最好的检查就是 PSA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腹部彩超老兄睡大觉,PSA 前列腺癌侦查排头兵
专家建议50 岁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价钱更加低廉,也是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特异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❺ 食管癌筛查:内镜检查不可少提到食管癌,很多人都不知道该做什么检查。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内镜检查。
◆普通内镜检查、食管黏膜碘染色或电子染色内镜等精查
专家建议推荐对食管癌高危人群先做普通内镜检查,并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电子染色内镜等精查,如内镜下没有发现可疑病灶,则定期随访;如内镜下发现可疑病灶,则进行活检病理,根据不同的病理结果采取相应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比如轻度异型增生建议 3 年随访一次。❻ 胃癌筛查:胃镜检查是常规
胃癌的筛查主要是胃镜检查,其他方法检出率都很低。
◆胃镜隐约看到胃癌魔鬼轮廓,活检病理则使魔鬼现形
专家建议胃癌高危人群可考虑直接进行胃镜筛查。如果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则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后续根据活检病理结果采取相应的随访复查和处理方案。❼ 结直肠癌筛查:肠镜检查最有效
结直肠癌筛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肠镜检查。在很多体检中,很多人最不愿意做肠镜,往往会忽略。
◆结直肠癌筛查小贴士
专家建议45~75 岁:粪便免疫化学试验(每年);或高灵敏度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每年);或多靶点粪便 DNA 检测(每 3 年);结肠镜检查(每10 年);或CT结肠成像(每 5 年);或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每 5年)。非结肠镜筛查试验的所有阳性结果都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健康状况良好,预期寿命大于 10 年的成年人应继续筛查至 75 岁。❽ 肝癌筛查:甲胎蛋白、B 超常相伴很多人体检时都会选择做腹部 B 超,以为这样可以查出肝部问题,其实很容易漏诊。
来源:肿瘤时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烟台海港医院健康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