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苹果成功获得了一项关于屏下Face ID技术的专利,这一突破性进展有望彻底改变iPhone的屏幕设计,并让一直备受争议的“药丸屏”成为历史。随着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未来的iPhone可能会迎来真正的全面屏设计。

目前的Face ID系统依赖红外摄像头和点阵投影器等组件,这些核心部件由于技术限制,无法完全隐藏在屏幕下方,因此iPhone不得不采用药丸屏的设计,留下了前置摄像头和传感器的开孔。

然而,苹果此次专利的曝光,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通过提升红外光的透光率,使其能够顺利穿透显示屏。这一创新意味着,Face ID组件有可能被成功隐藏在屏幕下方,不再需要占用屏幕上的空间。

苹果的创新方案是通过对显示屏像素结构的调整,使红外光得以穿透OLED屏幕。具体来说,苹果选择性地移除相邻的相同颜色像素,这样红外光就能顺利透过屏幕进行人脸识别。而通过颜色混合,苹果能够有效避免屏幕显示效果的干扰,让用户几乎无法察觉到任何视觉差异。

这一技术如果进展顺利,预计将在2026年发布的iPhone 18系列上首次应用。这意味着,iPhone 18有望实现真正的全面屏设计,告别目前的“药丸屏”,以简洁的单挖孔屏形象亮相。这不仅是苹果在手机屏幕设计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意味着Face ID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总的来说,苹果的这项技术专利标志着手机行业的又一次革命,它将彻底改变智能手机的前屏设计,让全面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如果一切顺利,未来的iPhone将不再受到开孔的困扰,给用户带来更加流畅和美观的视觉体验。这项技术的实现,也必将引发手机行业的又一轮创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