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美国在度过它一呼百应的黄金岁月后,已经沦落到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地步。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中国率先发起反击。尽管特朗普宣布暂停 90 天对一些国家加征关税,但此举并未能够平息众怒,反而已经沦落到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的地步。
特朗普打响关税战后,美国国内物价上涨,通胀加剧,国内产业哀鸿遍野,美国金融市场更是遭遇重创,股市,债市,汇市同时面临“三杀”。全美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游行示威活动,包括奥巴马,拜登,克林顿在内的三位前总统,接连对特朗普推行的政策发出严厉警告。目前,美国已有11个州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指控其在关税,移民,政府支出等问题上采取一系列侵犯公民权利和宪法的行为。美国国内对特朗普的不满情绪犹如火山喷发,且愈演愈烈。
在国际层面,除了中国对美国实施精准且有力的反击外,欧盟也祭出了一系列反制措施,部分美国盟友纷纷转向与中国合作。日韩透露将重启与中国长期停滞的自贸协定谈判,东盟与东盟与寻求深化与中国的合作。美国最亲密盟友英国也拒绝追随特朗普政府,强调不会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脱钩”,且坚定支持自由贸易,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就连日本也因特朗普在关税及驻日美军军费分摊问题上的蛮横态度,公开与美国唱起了反调。
面对四面楚歌,墙倒众人推的困境,特朗普急忙寻找退路。据英国《路透社》消息称,由于特朗普加征的对华关税已远超市场和企业所能承受的极限,美国内部不得不考虑设立一个专责机构,解决贸易和供应链方面的“燃眉之急”。虽然目前这个所谓“特别工作组”的人选和权限还未最终敲定,但大致框架已经浮出水面,包括副总统万斯、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等政府高层都被列入可能人选。按照特朗普的说法,大概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周内,中美应该能达成贸易协议。换言之,特朗普希望最快在一个月的时间与中国就关税问题展开对话。
在此关键时刻,中国两大部门同时发声。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回应有关“中美之间正在贸易谈判,甚至将会达成协议”问题时明确表示,“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 同时,郭嘉昆强调,关于这场关税战,我们的态度是一贯且明确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对话谈判必须是平等、尊重、互惠的。此前,我国商务部同样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强调“目前中美之间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中国两大部门在 24 小时内接连做出否定态度,无疑是在对美国特朗普政府放出的不实消息进行辟谣。
特朗普政府放出“中美谈判”这类假消息,目的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在试探中国对贸易谈判的态度。若中国没有否认,特朗普政府便可顺势与中国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谈判,从而保住面子。其次,此举不排除是想提振美国的金融市场。此前特朗普发表“对华关税应大幅削减”的言论后,市场层面已对这一预期作出快速反应,特朗普为了给金融市场维稳,继续放出此类假消息,试图进一步影响美国股市。最后,特朗普放出假消息也是做给其他国家看的。
当前,还有部分国家持观望态度,既想寻求谈判却又不敢轻易决定,毕竟中国已带头与美国硬刚,它们也想看看最终结果。甚至还有一些国家准备对美采取关税反制,特朗普放出“中美已经进行谈判”的假消息,就是向这些国家释放信号,诱导它们趁早与美国进行谈判,最后再集中力量对华发起总攻。然而,特朗普的这些拙劣伎俩,恰恰暴露了他但凡有一点招,也不至于一点招都没有的事实。
原本特朗普企图通过关税战向中国施压,逼迫中国妥协,可中国选择硬刚到底,美国加征多少关税,中国就对等回应加征多少,这大大出乎特朗普的意料。特朗普原本计划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它们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结果却没有一个国家愿意主动配合,反而揭竿而起,对美方群起而攻之。如今中国两大部门同时发声辟谣,让特朗普政府陷入了更加被动的局面。接下来,他们究竟该何去何从,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