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的绘画主张,与他诸多方面的高深修养有着很大的关系

卓子聊聊书 2024-02-14 05:13:11

爱好书画的小伙伴们都对明朝大画家徐文长都有一定的了解,他在我们的绘画、书法、文学、诗词等诸方面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相当最重的位置。

徐文长的诗文、书画,观之便有勃勃不可磨灭的气概,又有英雄失路立脚无门的悲痛。他自认为“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徐文长的书法和明代早期书坛沉闷的气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难看懂,用笔狼藉,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喜欢。

徐文长的晚年画作,无不表现着他的叛逆性格和超尘拔俗的情怀。如他把芭蕉和梅花画在一起,以蕉青梅白抒发心怀。

《四声猿》是徐文长的戏剧作品,在中国戏剧史上猿声不绝。《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见了《四声猿》,说恨不得把徐渭的舌头拔掉。以此来表达对这部作品的赞誉之情。

我墨写我意,那纸上的墨就是他外化的激荡、清和、不羁、寂寞、桀骜,不求人解,唯其自尚。他在单一的墨色中把人生的疾苦简约掉,纵人间有万千苦楚,他一笔下去,就是勾销。痛苦经不起工笔细绘,只有写意,大写意,块垒郁结,在墨迹中淋漓,泪不能洗的,泼墨来洗。

徐文长的粉丝,齐白石曾经说过: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文学家袁宏道看到他的文字,惊为“明朝第一” 。汤显祖读过杂剧《四声猿》后认为是“词场飞将” 。明末张岱说他的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 。清代郑板桥曾刻印一枚,自称是“青藤门下牛马走”。

提起徐文,很多人都会想到他的杂剧《四声猿》,它被人称为“天地间的一种奇绝文字”。而他也开创了明代大写意花鸟画的先河。所谓写意,即“不求形似只求神似”。谈徐文长的绘画主张自当从“写意”入手,来阐述他的“不求形似”,“ 万物贵取影”,“书画同源论”以及“自出家意”。

“不求似而有余,则予之所深取也。”这是徐文长的第一个主张。大意是说,不拘泥于事物本身的形体,而用内心深处的感觉来画画,画面才会生动,意境才能深远。徐文长这前无古人的理论,可谓非同凡响。

他画竹、牡丹实在画人,实在抒发心中块垒。有题墨牡丹云:“牡丹为富贵花,主光彩夺目,故昔人多以钩染烘托见长,今以泼墨为之,虽有生意,终不是此花真面目,盖余本窭人,生与梅竹宜,至荣华富丽风,若马牛宜弗相似也。”可见,他的泼墨牡丹不光是形式风格上的一种创造,而是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的艺术创新。

徐文长舍弃了表面的浮华的东西,而深入到了事物的本源之中。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反理学,反传统。这种想法跟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关,晚明时期,王阳明的“心学”为许多艺术家所崇尚。“平生江海心,游戏翰墨场”。徐文长几经功名失利,愤世嫉俗,特立独行,“心学”为他在文艺创作中找到了突破口,从而成就了他惊世骇俗的创作。

0 阅读:5

卓子聊聊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